核心素养语境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核心素养语境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邓静妮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 400715


一、美术课堂常规教学部分现状

当今社会,信息科技与我们日常生活已越来越密不可分,教育教学领域也同样如此。视频欣赏、微课展示、电子版书等教学形式为课堂注入了不少活力。但就美术这一学科而言,教师对信息化技术运用的把控能力尤为重要,也就是对课堂教学中感性与理性环节的把握。

信息技术运用已经成为课堂常态,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课堂教学空洞的问题,根源其实就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感性与理性环节分配的不合理。美术课堂的感性环节相对更容易设计,各种视频、图片很容易就能够激起学生兴趣,但有的课堂过多堆砌,以至于之后的教学重难点只有寥寥几笔,看起来活泼激情,但学生接收到的只有视觉冲击而没有实质收获,教学任务流于表面。这就是由于教师缺乏对课堂设计的合理规划分配能力,也就是缺乏对课堂上感性与理性的把控力。一堂合格的美术课并非博人眼球就好,所有的感性激趣环节都是为达成教学任务而设定的。越是学生眼中好玩有趣的课堂,就越需要老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冷静与理智的把控,见缝插针的解决教学任务。

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与运用

要想做好课堂上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可以以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为指导。也就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美术学科素养。以此整合教材课程体系,再落实到每堂课去完成基础任务。

这五大板块之下,视觉形象是美术学科教学的根基,也是其核心素养生发的基础,是美术学科的根本之源。五大目标板块都要借助视觉形象来达成。视觉形象也就是教学设计中的直观性,例如图片、视频、或者老师的示范,这些直观呈现的视觉体验就是孩子们能够获得的第一感受。

信息化的教育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用视频这种微课形式去表现技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快速地形成视觉经验,事半功倍。但不是每一课都必须如此,以湘版二年级美术课《顶天立地》为例,通过绘本图片展示和组织教学语言,引出妈妈这一主角,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加上大小对比图和添画的背景事物,带来一种直观的视觉印象,让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贯穿始终,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

(一)图像识读

视觉形象之上的第一层即是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在《顶天立地》一课中,对构图方式这一图像的内涵解读正是指向了这一目标板块。任何人或者事物,用顶天立地的构图来表现,都会给人强壮高大的感觉,这就是一种视觉经验。在课堂上用大小妈妈来对比,就是为了使孩子的视觉经验和心理体验相结合,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顶天立地这一构图方式的内涵和意义。

(二)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顶天立地》一课中,要画出顶天立地的妈妈,就要抓住妈妈的特征,用细节描述和情感共鸣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特征刻画对人物形象绘画的重要性。通过回忆、构思,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通过画自己的妈妈,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绘画意图、思想和情感,也就是对妈妈的关心和爱。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这两点其实就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课堂目标得以实现的底层基础。

(三)创意实践

如果说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是属于基本素养,那么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则是衍生素养。这三大板块中,创意实践是比较接地气,且容易贯穿到大多数课堂当中的。它是指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在《顶天立地》一课中,按照妈妈的形象在进行描绘就属于写实绘画。通过安排添画背景这一环节,引导孩子们回忆妈妈的喜好特长,想象妈妈可能需要或者喜爱的物品,属于联想添画,两者相辅相成,添画背景不仅让画面饱满,还能更好地体现出妈妈的个性与气质。达成创意实践这一板块要求。

(四)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在美术课堂上是一个尤为重要但却时常被忽略的板块,是指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美术的评价语言其实是多元的,是包容的,但很多孩子只能以“好不好看,像不像”来评价,因为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审美判断,是看作品是否真诚的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在《顶天立地》这一课中也就是看作品能不能体现出孩子对妈妈的爱。作品之美不仅可以画出来,还可以说出,点评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妈妈的形象是否高大?细节特征的刻画是否到位?能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妈妈?以此来建立评价标准。通过让学生表达“你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来加深他对本堂课审美标准的印象。学生对作品进行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再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这就形成了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

(五)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多的是去体验作品当中人的情感。文化本身就包含着人的活动、个性、情感和经历 ,只有把这些人文特点融入作品,才能给作品生命力和活力。《顶天立地》作品中的妈妈有的温柔,有点严肃,各种不同形象的塑造就包含着人文情怀,这就是他们能够理解的文化。

核心素养这几大板块其实就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上升的逻辑,给我们教学指明了目标方向。虽然这些学科素养基于美术学科,却能够和其它学科共享、运用于解决美术和跨学科的现实问题,沉淀为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终对应并贡献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终极目标

对于课堂教学设计,我们关注核心素养,但并不死板。有的课侧重图像识读,有的课侧重审美判断,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合理的选择信息技术的融合搭配。无论是视频还是动画或图片,其使用环节和时长都需要教师带着清醒的目标性来安排,力求课堂节奏中感性与理性相辅相成,每个环节都以完成教学目的即达成核心素养目标为前提,一点一滴的积累,让孩子在长期的学习当中由浅入深,深刻理解到美术的魅力所在,从而真正完成对孩子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育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