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理念的中职数学信息化课堂实践报告----以“正弦型函数的概念”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基于 Stem 理念的中职数学信息化课堂实践报告 ---- 以“正弦型函数的概念”为例

魏敏

上海市环境学校

摘 要:本文从“正弦型函数的概念”教学实施的理论依据出发,详细阐述了“正弦型函数的概念”的教学实践步骤,并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 stem理念 信息化 正弦型函数的概念

“水波声波电磁波,结缘三角舞婆娑,若把缘由亮一亮,周期往复堪琢磨。”以上四句话揭示了正弦型函数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潮汐、气温的变化;一年四季的更替;声音的传播;交流电的电流大小,电压变化无不存在周期现象,正弦型函数的概念是在正弦函数的基础上更好的描述不同周期、不同变化范围、不同初始状态的周期现象,因此正弦型函数的概念具有重要的实际和应用意义。

  1.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实施依据是2020年国家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教材选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试用本《数学》,第一册第五章三角函数的内容,正弦型函数的概念是连接三角函数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桥梁。

学情分析

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薄弱,抽象理解的能力不足,但他们乐于探索,对信息化的学习方法充满好奇,本课容量较大,对数形结合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好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为顺利完成本课学习任务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这样的三点: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1.理解正弦型函数的概念

2.了解正弦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

2.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1.培养学生探索与协作的精神

2.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弦型函数的概念

难点:正弦型函数概念的运用

  1. 教学理念

本教学设计中融入了三个理念:stem教育、建构主义、数学文化。三个理念犹如三匹骏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供强大的动力。

Stem教育是将科学( Science) 、技术(Technology) 、工程( Engineering) 和数学( Mathematics) 进行跨学科式整合的教学模式。stem的出现,区别于传统的分科课程,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聚焦某个特定的项目或任务,引导学生动用多领域的知识,帮助学生摆脱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所束缚,整合可获得的资源,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发展学生 stem 素养。本设计中引入了stem教育理念,但并未完全拘泥于原有的stem科学课模式,而是在使用中,从“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理念出发,设置了声音传播的教学情景,引入新课,吸收stem课堂中适合数学课堂的元素(GGB软件),让stem教育理念融入数学课堂,以数学实验探究概念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本教学设计中,考虑到学情的情况,通过课前检测找到或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通过情境构建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深入交流进行互助的知识构建;又数学实验报告的形式步步引导,帮助学生们逐渐进行知识构建;最后通过总结,来最大限度地完成本课的意义建构。

数学文化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渗透数学文化的数学课堂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关于声音的数学分析被融入到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这一过程将引导学生课后去挖掘傅里叶分析的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 教学实施过程

本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中阶段由导、析、探、用、思五个环节构成:

课前,学生登录平台完成自测题,巩固正弦函数的相关概念,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60c9b4906878f_html_5f5f0c7024c61322.jpg 中,学生通过一段音乐的变化,观看示波器中的声波,认识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如何用正弦型函数解构音乐,从生活中的其它视角也发现发现“生活中的正弦波”无处不在,感受学习正弦型函数的

概念的“必要性”。

析:

如何从60c9b4906878f_html_203883dd3a9800c7.png 函数解析式探究各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呢?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运用GGB软件,感知参数的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学生从参数变化与图象形状变化的角度进行观察、比较,有效提升读图、识图的能力以及运用函数图象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加强了数形结合的能力,提升了数学抽象的数学素养。

练:

图片 12 学生结合正弦型函数的概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感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用:

60c9b4906878f_html_5ad480cf16da3d05.png 生从贴近生活,贴近专业的问题中了解潮汐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并及时运用正弦型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感到学有用的数学,这一过程也有效提升了学生数学建模的素养。

图片 2思:

图片 35 师生以思维导图共同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思维进行梳理,养成勤于总结的好习惯。

最后,师生共同填写教学评价表,结合过程性评价,形成个性的终结性评价,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提升。

课后:课后作业分层布置,巩固课堂所学的同时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1. 学习效果

(一)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综合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本教学设计实施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实验报告的驱动下,利用GGB软件更加高效地发挥了效能,各学习小组的目标达成度高。在stem理念影响下的数学学习方式,犹如火种播撒在学生中,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的意识,有效促进数形结合能力的提升,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提升。

(二)学科联系专业,以核心素养促进职业素养

以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的关系的应用作为练习,巩固、检验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专业学习中的“有效性”,体现了中职数学服务于专业的特点。环境监测测技术专业与数学在素养上也具有许多共同点,数学的逻辑严谨性与监测的规范制度具有共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GGB软件定量分析三个参数对图像的影响,进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一探索过程体现的就是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特色创新

1.情景设置可感知: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数学情景,播放一段变化的音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正弦波”,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或者专业认识中发现数学的能力。

2.教学策略有针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参量对正弦波的影响这一过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使不同层次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有效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3.数学实验有成效:利用GGb软件探究三个参数对函数图像的研究,学生在概念探究过程中有效将直观图形与函数表达式结合,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学习习惯有提升: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和总结,及时记录学习全过程思维发散轨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

5.专业数学有结合:从水利监测站工作的小王,对港口在某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的数据关系为研究目标,设置应用环节,不但巩固、检验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专业学习中的“有效性”,体现了中职数学服务于专业的特点

6.教学评价可量化:采用量化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量化的评价方法,精确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能力和态度。


(四)学习效果对比

60c9b4906878f_html_5b4bd203b4061c23.png60c9b4906878f_html_a7c32dfb0c56ff32.png






传统课堂 信息化课堂


  1. 反思改进

聚焦小组合作,助推精准教学

本节课虽然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协作能力,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逐层展开了各个任务的探究活动等教学环节。但是,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未能及时关注所有的学生,对个别学生的鼓励程度不够,激发手段有所欠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合作探讨应建立在个体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时要先鼓励个人思考,教师适当参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