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学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 的深度学习策略

王锡才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深度学习在近几年来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倍受推崇。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以及策略引导,与学生对话,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中,并且能够进一步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去自己获得知识,所以说,有效对话对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来说,是最为基础的层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对话 深度学习 策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普遍会遇到一些问题,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很有节奏地跟随教师,也能够在当下顺利的完成练习,但是往往在家庭作业上,或者是期中期末考试中会将所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这就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造成强烈的反差,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嘴中常说的知识不扎实所导致的。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做到深度学习。作为一名学生,要做到对知识的了解、掌握以及运用。

、 深度学习有效沟通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而课堂又是教师有效对话的最佳场所,所以说,如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沟通,如何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变为“掌握”而不是“知道”,这是如何才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最本质问题。

(一)体验式活动

如何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首先要做到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体验式的教学互动是把学生带入教学模式的最佳方法之一。所谓体验式教学活动,也被称为教学活动,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举例,在讲评小学数学的试题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对试题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所以就不需要教师再对试题进行细节具体的讲解了,而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对学生不懂以及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二次讲授,同时对于试题举一反三。一套试卷分为70%基础题和30%提升题,对于基础题来说又可以分为概念性题以及简单的知识运用题。

例如题:“学校购买了24套桌椅,每套桌椅的单价是216元,一共多少钱?”对于这一道应用题,通过选项题的形式,要求通过竖式来得出选项,一道题,既考查到了应用题的知识点,又考查到了关于计算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锻炼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一道题就出得很成功。学生在解决此类习题的过程中,必然是先解决应用题的知识,理解这道应用题,再对这道应用题进行计算。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这两个知识点的讲解,随后让学生自行修改,补充步骤。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后,接下来的训练以及举一反三的环节,就该由学生去自主完成。学生通过教师对于知识点的讲解,自行把该题的步骤进行书写,书写完成后自行出题,然后可以同桌互换来进行解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环节,让学生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多种思维并重。

(二)课堂有效讨论

在实际的教学模式中,除了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体验式教学活动以外,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探寻不同思维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还是拿一道小学数学题举例:“某花店购进了720朵玫瑰花,要把这些花以15朵扎成一束来卖,再把6束花装到一个盒子里,试问需要准备多少个盒子?”这一道题就是很典型的一道需要连除的计算性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又由于该题中的数比较大,所以就需要通过竖式来进行运算,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总结出该题需要的两大步骤,就可以掌握这类型的题型。对于另一种需要思维能力的30%的提升题来说,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这种有效讨论就很有必要了。一道统计题是这样出的,该题把一个班的学生的体重分为五个组距相等的等距组列,然后列出了每个组下的频数(学生人数),要求学生通过频数分布表画出统计图并且回答学生人数以及“全班体重按从重到轻排列,小丽排在第15位,她的体重可能是34千克吗?”这两个问题,很明显的一道频数统计与计算题,但是这道题针对小学数学来说,要考查的内容就不同了。对小学数学来讲,主要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求和的能力,通过简单的数据统计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通过简单的应用知识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以及通过数据结果进行一定的预测。所以,这道题的前一个问题考查的是学生解决统计问题与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后一个问题考查的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这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答案,再让学生先通过自行讨论不同的思路相互之间交流,让学生勇于站出来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看法,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教师在这一个基础上对于学生的理解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解答,升华主题,这就达到了有效讨论的理想目的。这一个阶段同时也可以用“教学相长”来叙述,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共同说出自己的看法,解题思路,这是“教”,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学”到了解题方法,思维过程,远远超出了这道题本身的意义,通过有效沟通,做到了深度学习。

、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学生思想高度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要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到教学模式的每一个层面当中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习题的讲解过程是很枯燥的,从传统的教学经验上来看,对于试题讲解并沒有有效的教学方案,在进行试题讲解中学生经常出现走神的情况,效果很不理想,所以,这就要要求教师在试题讲解的过程中做到多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上。还是从试题讲解来说,可以让学生当主讲人,让学生勇于站在讲台上为大家讲题,对于这一个层面来讲,教师要选好带头人做好带头作用,这样,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转换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体验新奇感,能够从自信中学习。那么,积极性有了,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适当性地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尽最大限度让学生满意,让课堂教学走入学生的心里,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融入研究

对于这一个层面来说,也就是前文所谈论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应该是锻炼思维的过程,通过思维感知来做到深度学习,通过深度学习获得思想能力提升,进而提高综合素质,这个过程的实现就要老师要“人文关怀”。自从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以来,对于学生越来越注重其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文关怀就是要求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思维以及理解水平进行针对化的教导,在私下和学生进行友好地沟通,通过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紧紧抓住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建设投入一定的精力,这样,使学生消除了对老师的恐惧心理,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今后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教学,为有效对话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但总的目标还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提升。能够让学生深度学习,教学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根本方法就是让学生内心真正理解和对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同步,才能实现最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汤敬.有效对话促进深度学习[J].湖南教育:C版,2019(3).

[2]林婷.对话教学促生成深度学习促素养[J].数学教学研究,2019(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