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CT及 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

刘茜 付春秀 龙博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用CT、MRI(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1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其中CT诊断患者纳入常规组,MRI诊断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各50例。对比观察两组异常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异常检出率显著更高,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用MRI诊断的价值较CT更高。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T;MRI;影像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囊虫以及隐球菌脑膜炎等。虽然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很好的抵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但若一旦感染便会引起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MRI、CT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本研究以1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例,对比分析了MRI与CT检查的异常检出率,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1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2月,通过脑脊液病原学诊断,证实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排除标准:器质性疾病;既往脑部遭受严重创伤或手术史;意识障碍。根据自愿参与及同意知情要求,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包括27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年龄27-67岁,均龄(48.6±8.1)岁;常规组包括29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年龄24-69岁,均龄(48.8±8.0)岁。两组基本信息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

1.2方法

常规组50例患者行CT检查:64排螺旋CT,层间距与层厚调整为5mm,薄层CT扫描2.5mm,给予碘海醇100ml注射,3.5ml/s,仰卧,定位扫描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获得横断位CT图像,扫描基线以听眉线为主,从基线开始,持续扫描观察至颅顶,层厚2.5-5mm;特殊病变位置进行薄层扫描,层厚<5mm。

研究组50例患者MRI检查:1.5T MRI扫描仪器,头部线圈,T2W1以及T1W1使用序列为FSE、SE。T2W1的TE/TR为85/2200ms;T1W1的TE/TR为20/540ms。轴位观察,获得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图像,层间距调整为1mm,层厚调整为6mm。给予造影剂钆喷酸葡甲胺0.2ml/kg,经肘部静脉注入,进一步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研究组与常规组异常检出率。

1.4数据统计处理

统计学软件以spss22.0版本为主,导入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一步检验分析本研究课题获得的数据信息,其中计量资料描述形式为(x±s),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形式为%(率),组间X2检验,数据差异判定结果以P值描述,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异常检出率

与常规组CT诊断而言,研究组MRI异常检出率明显更高,达到了94.00%(47/50)。详情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异常检出率对比

小组

病例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脑囊虫

隐球菌脑膜炎

总计

研究组

50

10(20.00%)

10(20.00%)

8(16.00%)

10(20.00%)

9(18.00%)

47(94.00%)

常规组

50

9(18.00%)

8(16.00%)

8(16.00%)

6(12.00%)

9(18.00%)

40(80.00%)

X2

-






9.112

p

-






<0.05

2.2观察CT与MRI临床表现

经CT检查分析,以斑块低密度灶、弥漫性水肿等症状表现为主,增强检查部分病例可见多发性环状或者结节状的强化灶,少部分患者脑室明显扩张或者脑组织萎缩。MRI T2W1以及T1W1信号表现异常,多发性结节状或者囊状异常信号影,信号多不均匀,增强扫描可见异常强化,周围脑组织水肿,部分病例可见梗阻性脑积水[2,3]

3.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常见症状有昏迷、抽搐、瘫痪、感觉异常、吞咽困难和大小便障碍等,早期确诊对疾病预后有积极显著的作用。现代临床诊断中,CT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其操作简单、检查速度快,而且无创,患者容易接受,能够全面获得人体颅脑解剖结构,但是CT分辨率偏低,对于直径大小<1cm病灶,难以充分显示,同时,人体颅底容易因颅骨而产生伪影,不利于病灶观察。相对而言,MRI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全面清晰显示出病变部位,获得不同角度的扫描图像,以便准确判断病变所处位置、解剖关系,为临床制定针对性的诊疗计划提供参考[4,5]。本研究对照发现,研究组对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囊虫以及隐球菌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异常检出率高达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p<0.05)。证实MRI诊断的价值更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MRI与CT表现各不一样,必要时建议临床上应用联合诊断,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MRI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建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分析[J]. 安徽医药, 2019, 23(8):1604-1607.

[2]程振娜, 李刚, 师志云,等. 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9(005):537-540.

[3]秦定强, 陈朝军. MRI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003(008):216-217.

[4]吴宝林. 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003(021):P.77-78.

[5]董娟. MRI、CT检查方式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诊断临床有效性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000(004):P.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