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走班学生的心理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1

浅谈分层走班学生的心理问题

张鲁文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山东 威海 264200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更好发展,分层走班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所谓分层次走班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打破原有的行政班重组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在不同层次教学班的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学科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这样每个学科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从而提升了学习成效。然而随着分层走班的推广,很多弊端也慢慢显现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分层走班学生的心理问题集中体现在这几方面:

  1. 学优生的自傲、嫉妒、不安心理。

分层走班后,同是学优班的同学心态却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会觉得身在学优班,自己就高人一等,看不起分在基础班和待优生班的同学。也有学优班的临界生产生强烈的不安感,缺乏自信心,害怕自己成为学优班的后进生。但各班学霸汇集,也个别人比不过别人产生被碾压感,内心压抑,甚至产生强烈的嫉妒恨。

二、待优生班部分学生错误的自我评价。

部分待优生在自己的行政班中,自己是班级的后进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当分层走班分到C层班(待优生班),便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滋生自卑心理,内心深处仅有的一点学习的动力也被碾碎,心理失去平衡。于是他们彻底的放任自己,上课不在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这些不良心理因素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学生集体归属无着落。

很多学生在分层走班的过程中,把其当成是一种活动,而并没象在原行政班上课那样认真对待,上课当中整个人是浮躁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别班的同学和上课的陌生老师身上。他们不认可这是他们的班级,也不认可坐在他周围的是自己同班的同学,甚至有个别多愁善感的同学会,内心失落认为自己脱离了原来的班集体。

  1. 学生公德意识淡薄。

由于分层走班学生的流动性较强,班级卫生的落实,公共财物的存放、电子教学物品的管理都成了问题,可能会出现公物被破坏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是分层走班中的一个大问题。

从上面所暴露的问题中可看出,分层走班必须尊重一定的原则,并且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表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所以分层走班中一定做好这几点:

一、民主分层,自愿选班。

分班前,老师应该和学生说明白分层走班制的重要意义,它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好处?同学应该怎样的面对分层走班?在选择时应该本着什么样的原则来选?在具体选班时,要让学生本着自愿的心态,自主选择班级。对部分有选择性心理困难的学生,老师可详细分析提供建议以供学生参考。在分层走班后一定时间内学生如感不适,也可酌情提出调整。这种民主反复斟酌的选班制度,除了能帮助学生做出准确的选择之外,更重要是可以避免有些学生,排斥选班制度,因分层不满意而产生逆反和自卑等心理。

二、培养学生自信、谦虚、向上的心态。

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分层走班是让所有同学都能得到很好发展。特别是C层班的待优生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只是不适应原班级的进度和教学安排,分层走班后这些问题都得以解决。在走班班级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会提升很快,甚至会赶超中层班的很多同学。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的观点,能让待优生的学习动力满血复活。对那些喜欢翘尾巴的同学,老师应该及时让他们了解到走班中的分层是不断调整的,在所有人都努力进步时,他不努力自然会掉队重新选班。学优生有种不服输的精神是件好事,但表现的过激就会走向极端。所以对于尖子生老师更要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让他们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同学之间的比拼,只是自己学习上的一种相互促进,为自己的学习注入一股动力而已,至于努力的结果不是用谁胜谁输来衡量,而是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通过比拼、努力又接近了多少。

三、让分层走班学生有归属感,增强其公德意识。

班级归属感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尤其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方面无疑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分层走班后很多同学从心理上失去了班级的归属感,但良好的合作心态会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分层走班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不熟,在不断的合作中加深认识,产生情感,会让学生重新找到归属感。合作往往强调的是当事人自己在面对和处理周围事物,尤其是在协调与他人关系时所应持有的正确态度,这正是班级成员获取班级归属感的前提。分层走班到一个新班级,毫无疑问班级诸多事务需要班级里每一成员的关心、支持与参与。中学生接近成年人,有着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要老师诚恳对待学生,多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一起来关心爱护和维护班集体荣誉。 “众人拾柴火焰高”,主动积极的集体主义精神即时是班级归属感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学生遵守公德的保障。

分层走班教学能使学生得到最优化发展,更好的体现课堂教学方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动向,开展不同的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友好相处相信,分层走班将会为您的教学带来丰厚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