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4

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于薇

北京铁路疾病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对职工进行健康管理。方法:选取该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2017年—2019年在体检中心体检结果,分析该系统男性职工、女性职工检出率前10位的异常指标以及总体职工慢性病检出率。结果:1. 2017—2019年参检男性职工慢性病检出率前10位情况: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高和高血压病、心电图异常等。2.2017年—2019年参检女性职工慢性病检出率前10位情况:乳腺增生、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心电图、子宫肌瘤等。3. 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总体职工慢性病检出率,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高和/或高血压病在2019年检出率有所下降,与2017年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糖代谢异常三年有增长趋势,2019年与2017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7年—2019年,电务系统职工健康体检显示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增高、糖代谢异常检出率居于前位,其中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高和/或高血压病在2019年检出率有所下降,糖代谢异常三年有增长趋势。该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慢性病检出率较高,女性职工疾病同样需要特别关注,仍需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

关键词:健康体检,慢性病,健康管理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电务系统在铁路运输中处在生产第一线,职工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其作业的安全性。本文调查分析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21308人次,评估和研究铁路电务系统职工的慢性病患病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指导促进职工建立健康的观念、进一步健康管理 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共计21308人次,其中 2017年 7081名(包含男6153名、女928名),2018 年 7149名(包含男6282 名、女867 名),2019年7078名(包含男6169名、女909名)。各年龄段男性之间、女性之间、总体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健康体检主要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心电图、B超(肝、胆、胰、脾、双肾)、妇科超声、前列腺超声、胸部DR、骨密度测定;化验包括空腹血糖、血脂、尿素氮、肌酐、血尿酸等生化全项。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委员会制订的标准。

1.3统计学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男性职工异常指标检出率前10位中,超重肥胖占比例最大,2017-2019 年分别为73.33% 、73.68% 、63.14%,之后依次是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高、心电图异常等。见表1。

表1. 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男性职工异常指标检出率(%)前10位

排名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异常指标

检出率(%)

异常指标

检出率(%)

异常指标

检出率(%)

1

超重肥胖

73.33

超重肥胖

73.68

超重肥胖

63.14

2

脂代谢异常

65.87

脂代谢异常

67.82

脂代谢异常

59.82

3

脂肪肝

52.39

脂肪肝

49.43

脂肪肝

41.43

4

血压高

46.62

血压高

41.19

血压高

39.60

5

心电图异常

42.00

心电图异常

33.06

心电图异常

30.06

6

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

30.00

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

20.60

糖代谢异常

21.95

7

前列腺增生

20.12

鼾症

20.15

鼾症

19.96

8

鼾症

18.96

前列腺增生

18.32

血尿酸增高

17.32

9

糖代谢异常

16.22

糖代谢异常

16.12

前列腺增生

15.12

10

甲状腺形态异常

12.47

血尿酸增高

15.03

甲状腺形态异常

12.03


2.2 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女性职工异常指标检出率前10位中,乳腺增生占比最大,2017-2019年分别为95.27%、94.53%、90.13%,之后依次为脂代谢异常、超重肥胖、心电图异常、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等。见表2。

表2. 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女性职工异常指标检出率(%)前10位

排名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异常指标

检出率

异常指标

检出率

异常指标

检出率

1

乳腺增生

95.27

乳腺增生

94.53

乳腺增生

90.13

2

脂代谢异常

42.78

脂代谢异常

41.69

脂代谢异常

37.69

3

超重肥胖

35.50

超重肥胖

35.21

超重肥胖

30.34

4

心电图异常

25.70

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

30.52

心电图异常

26.32

5

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

25.51

心电图异常

26.12

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

23.88

6

甲状腺形态异常

23.79

子宫肌瘤

20.77

甲状腺形态异常

21.74

7

子宫肌瘤

20.89

甲状腺形态异常

19.46

子宫肌瘤

18.75

8

脂肪肝

19.69

脂肪肝

16.54

血压高

13.51

9

血压高

13.61

胆囊息肉、结石

13.20

脂肪肝

12.86

10

胆囊息肉、结石

10.61

血压高

10.27

胆囊息肉、结石

10.61

2.3 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总体职工慢性病检出率,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血压高和/或高血压病在2019年检出率有所下降,与2017年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糖代谢异常三年有增长趋势,2019年与2017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017-2019年某铁路辖区电务系统总体职工慢性病检出率(%)

异常指标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P

超重肥胖

68.37

69.01

58.70

<0.05*


脂代谢异常

62.84

64.65

56.76

脂肪肝

48.10

45.44

37.62

血压高和/或高血压病

40.51

37.80

36.03

糖代谢异常

15.17

16.16

17.28

P*值为2019年与2017年比较。

3.讨 论

2017-2019年该铁路辖区电务系统,男性职工、女性职工异常指标检出率前10位中,超重肥胖、脂代谢异常、脂肪肝、心电图异常等慢性病居前列、占比较高,高于全国人均水平比例,其中血压高在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经过3年的健康维护,2019年该单位职工总体慢性病的检出率出现下降并有统计学差异。在男性职工中,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前列腺增生检出率较高,与年龄构成有一定关系,男性职工中40—59岁占比均超出一半。在女性职工中,乳腺增生占首位,子宫肌瘤占比20%左右,女性疾病健康同样需要重视,进行健康教育、定期监测。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化全民健康管理,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全民健康管理强调以基层和健康管理机构为主体[1]。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方针落到实处,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伟大转移,要重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尽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2]。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核心,也是心血管病防控体系的关键[3]。《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生活方式干预:1.合理膳食: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钾等摄入量,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4]。2.身体活动: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59岁人群身体活动达标率仅为22.8%[5],为同期美国人群身体活动达标率的一半[6]。3.控制体重:通过限制热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等方式减轻并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甚至可减少全因死亡。4.戒烟,吸烟者无论何时戒烟都会获益。越早戒烟,获益越多[7]。5.控制酒精摄入,普通人群不建议通过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血管病[3]。6.保持健康睡眠,睡眠与心血管病风险密切相关,健康睡眠包括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质量[3]。7.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助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危险因素防控是通过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临床事件发生风险[8]

铁路电务系统主要负责铁路信号和通信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核心部门,技术含量先对较高,室外作业、应急突发事件较多,责任重大。为加强行业职工健康管理,电务系统应继续加强职工体检工作,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引导和帮助职工树立健康新观念。重视慢性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双管齐下,不仅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其他慢性病的防治、促进人民健康同样有益。


参考文献

1. 王秀峰.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强化全民健康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0,14(2):105-109.DOI:10.3760/cma.j.cn115624-20191223-00571.

2.胡大一.把心血管的一级预防落到实处: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移[J].中华心血管杂志.2020.48(12):995-997.DOI:10.3760/cma.j.cn112148-20201026-00855.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心脏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00-1038.DOI:10.3760/j.cn112148-20201009-00796.

4. 中国营养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66-284.

5. Tian Y ,Jiang C,Wang M,et al.BMI,k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u,and physical fitness in adults in China:results from a series of national surveys,200-14[[J].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6,4(6):487-497.DOI:10.1016/s2213-8587(16)00081-4.

6. Lobelo F,Rohm Young D,Sallis R,et al.Routine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healthcare settings: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8,137(18):e495-522.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559.

7. Chen Z,Peto R,Z后M,et al.Contrasting male and female trends in tobacoo-attributed mortality in Chian:evidence from successive nationwid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Lancet,2015,386(10002):1447-1456.DOI:10.1136/heartjnl-2012-302300.

8. Blumenthal R,Foody J,Wong N.Preventive cardiology:a companion to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M].Maine: Saunders,2011:4.

作者简介:于薇(1975年—),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健康管理工作。

邮箱:15793989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