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1

润物细无声

丁润新

黑龙江省哈尔滨学院实验小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关爱而常常导致性格自卑,孤僻,易怒,产生与他人沟通的障碍。作为教师,帮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与心理健康,要比帮他们学业有成更重要。乐观、自信的人才不会被环境打垮,善良、诚实的入才能被他人信任。

“这是你们班刚刚转来的学生”。他就是小涵。在第一节课上,他就在我专注讲课时大喊大叫:“老师,你说的都是啥?我听不懂啊!”我连哄带吓,忙得满头大汗也没起作用,最终课堂秩序被他搅得一片混乱。下课后我的心情沮丧极了,不知道应该怎样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经过了解,原来小涵的父母都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父母把他寄养在亲戚家,父母只有过年才能回来,近两年赶上疫情,已经快两年没回来了。亲戚年岁比较大,教育的粗心与性格粗暴,对他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他缺少系统的学前教育,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极为关注他的行为习惯,鼓励班级的孩子多带他玩,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除了纪律好,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头发长了及时理发,慢慢的,孩子的习惯越来越好。我还利用闲暇时间,为他补习功课,从零开始。孩子很聪明,很快,二十以内加减法已经没问题了。虽然班级的孩子已经学到除法了,但是我知道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要慢慢来。于是我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一点一滴进步。有了基础,他的听课能力也越来越好。为了鼓励他,我让他常常帮我收发作业,孩子的自信心逐渐树立起来了。

接下来,我又与他的寄养亲戚沟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家访,慢慢走进了家长的心理,他们体会到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原本暴脾气的亲戚,也开始变得语重心长了,孩子懂事了,和家长也会经常沟通,互相了解,建立了良性的沟通模式。年底,我接到了孩子父母的电话,在电话的这边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喜悦与惊喜,孩子的变化让他们惊呆了,亲戚也说孩子在家经常帮忙做家务,懂事多了,家里少了一个捣蛋鬼,多了一个家务小能手。

一、让他们知道我能行

特殊家庭结构,会使这些孩子的生活与其他孩子不同。父母不在身边,得不到充分的关注与爱,被亲戚当作累赘,能提供他基本的温饱已经不易,根本谈不上鼓励孩子提升自信心。六七岁年龄的孩子,本该在父母跟前撒娇,但是,这群孩子的父母完全忽视了孩子成长过

心理的发展与情感方面的缺失,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不懂得与他人沟通的方法。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逐步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慢慢建立起了自信心。

二、让他们知道我们都一样

这样的孩子,有太多的沟通障碍与情感郁结无从解决。如果我们只是将他们视为课堂上的“另类”孩子,不去与他们交流,一味追求知识的掌握与分数的高低,那就太失败了。疏导要抓住重点,他们经常被忽视,他们比谁都渴望得到关注;他们得不到赞美,迫切渴望得到肯定。所以他们会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显示他们的存在,比如各种捣蛋。我们只要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法,鼓励他们去完成稍加努力即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自律,学会了通过合适的方式获得大家的关注与肯定,树立了自尊心与自信心。疏通了心理上的障碍,再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方式得到大家的肯定,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的,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永远不该是相对立的。

三、抓住每个教育契机

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契机。每个孩子都有敏感的点,当发现他们也想和其他同学做得一样好时,这时一定给予他鼓励,为他助助力,这时,适时的帮助让他懂得老师不仅关注他的课堂表现和知识学而且可以成为他生活中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的交往可以是最平常、最普通的就是分享。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既要让他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与阳光,同时也要教会他如何对待不同的人,以及处理各种棘手问题的方法。

四、润物细无声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不是立竿见影可以描述的教学方法,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每个孩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一个成功的育人案例都不能百分之百复制。在循环往复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孩子,在帮助引导他们求真的过程中,我也在一起长大,一起学习,学习做一个真正能帮助他们做人的教师。播种希望,收获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