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育人“1+X模式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2

大学思政育人“ 1+X模式的构建”

田会梅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摘要: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必然与其他组织、团体存在社会关系,承担着为国育人的神圣职责。同时,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其自身包括了不同的教学单位、党政部门以及后勤服务部门,也是由教师队伍、管理队伍以及后勤服务队伍构成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各部门、各育人力量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结合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需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领导,提出必须落实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和部署,做好顶层设计,在营造浓厚思政教育氛围的基础上,调动学校所有力量和资源,打造“1+X”模式的学校大学生思政工作协同育人机制。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大学思政育人“1+X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思政育人;1+X模式;构建方法

引言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学校党委和党的基层组织作好顶层设计,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努力营造浓厚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同时,从各个方面入手,寻求突破,形成合力,打造“1+X”协同机制。广大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党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作用,恪尽职守,形成育人合力。同时,学校要整和利用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摸索出适合新时代能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新方法、新措施,形成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帮助大学生修德,“既要立志高远,又要立足平实”,为国家、为社会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思政教育之意

思政教育,立德铸魂。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其本质就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在学生心中种下善的种子。”立德铸魂,就是要塑造当代中国新时代青年的“中国底色”。所谓的“中国底色”,就是指包含方向、价值、文化自信、法治自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思想共识和深层认同。立德,即塑造具有“中国底色”的价值共识。自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创办私塾,造就国家需要的“君子”,到现代教育引导学习者“自由”选择,其中不变的是对价值共识的引导与塑造。培养社会“君子”时代,提倡“修、齐、治、平”,立足社会价值,专注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培养“自由”的新时代青年,关注个人德性,与个人之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相关联,进行价值澄清,建构系统的价值观念,学会自主选择,在思考、明辨中形成带有自我个性特征的整体性价值理念。铸魂,即孕育具有“中国底色”的自我格局。将个人品格的养成与国家命脉和时代发展相连,形成自我格局,与国家格局相契合。王国维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其意在谈论教育之宗旨何为,是培养“知识匠”,还是培养具有真、善、美品质的“完人”。对新时代新青年而言,“完人”之品质是其格局的显现,个人的发展需要这样的“中国底色”。正如岳麓书院教学斋的警示格言所言,“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孕育自我格局,为国家格局之所用,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融合为一,也是自我格局的完成。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真知和信仰的引导,思想和潜力的激发,品性和情感的塑造,都具有引领意义。但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正视并加以疏导。

二、思政课程现状

一方面,思政课程的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忽视实践锻炼、线上交流、多媒体教学辅助的作用,课堂氛围沉闷,形式老套,难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因此,其思政育人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停留在就知识论知识的层面,与思政育人脱节,甚至有部分教师把与专业无关的内容强塞进课堂,起不到思政育人的作用,有损专业课程自身逻辑的完整性。

三、大学思政育人“1+X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以生为本,贴近实际,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

学校教师,尤其是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建立健全与学生的谈话谈心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征求他们对改革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学生学业规划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中,学校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学生志存高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结合国家奖助学金评定资助工作,开展精准资助育人,加强诚信励志教育。此外,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针对性地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一个高年级学生党员对口帮一个新生班级,做好思想觉悟帮扶

大一新生一入校,就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党员作为该班级助理,高年级学生党员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融入大学校园。针对高职大学生依赖性较强,做事没有主见,部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出现偏差这一现实状况。参与班级结对帮扶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可以利用大一新生晚自习的时间以座谈会的形式,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组织新生进行讨论,最后结合党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查发现,刚入校的新生更愿意聆听同样的学生身份的党员学长、学姐的教诲。一个党员同学结对帮扶一个新生班级,更能深入了解大一同学的思想状况,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思想倾向。

(三)一个学生党员深入一个学生寝室,做好情感情绪帮扶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交往的增多,语言的不断丰富,能力的提高和感情的分化,大学生往往能够掩饰、抑制和压抑自己的情感情绪,有的学生明明很痛苦,但是装作不在意,明明心虚胆怯,但是故作镇静。一个学生党员深入一个学生寝室,将学生寝室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平台,这是对学生服务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深入学生寝室,通过与寝室成员的自由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进入大学后的不适应以及其他情绪情感变化,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形成良好的寝室文化,这种无形的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拉进学生党员和大一新生心灵间的距离。

(四)学生党员“1+X”帮扶措施在高职学生思想引导中取得的成效

参与“1+X”帮扶的高年级学生党员与低年级同学有同样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烦恼。大学新生无法依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后第一时间想到帮助解决问题的的联络对象一般是学长学姐。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特殊群里学生具有一定共通性的特征,把有类似需求或目标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运用“1+X”帮扶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力,又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

结束语

总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1+X”模式的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关系着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树立,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学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新颖,李红梅.论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36(06):72-75.

[2]陈玲霞.大学思政教学创新性策略分析[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76-477.

[3]朱志媛.学校建构“大思政”育人“1+X”的实践与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29):210-211.

[4]秦厚荣,徐海蓉.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触点”和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09):61-64.

[5]佘远富.“1+X”自助式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8(1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