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浅谈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运用

李晶晶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邮编: 510000

摘要:舞蹈教学对艺术性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是通过动作等肢体语言,对社会的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感情进行反映。对于舞蹈教学来说,动作要领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动作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表情的要求,这种表情不仅仅是指演员的面部表情,更重要的是内心情感的抒发,演化出来的动作表情。舞蹈不仅可以刻画人物形象,还可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演员要保证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一致,通过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动作及表情,引发观众的审美共鸣。本文就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运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舞蹈表演;面部表情;运用;分析探讨

人类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及内心情绪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脸部的颜色和肌肉的收缩、舒展以及纹理的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面部表情可以展现人类情感,还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是通过面部的表情和器官,展现表演形象以及情绪变化,抒发舞蹈形象的内心思绪。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与其他艺术表演形式相比较更加的独特。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要充分发挥面部表情的作用,才能配合动作要领,准确的表达舞蹈形象的思想感情。因此要将面部表情作为舞蹈表演教学的重点[1]

一、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运用特征

(一)感性化特征

在进行舞蹈形象展现时,可以对信息进行传递以及情感的表达。生动形象的面部表情,可以展现舞蹈形象的内心世界,属于舞蹈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面部表情存在感性化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在进行舞蹈形象设计时,创作者会将自身的感性认知,融合到舞蹈动作中。呈现出来的动作更具活力、更加优美,以此来表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充分利用自身的面部表情,可以增强作品的活力,也可以充分表达舞蹈形象的情感与欲望[2]

(二)虚拟化特征

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肢体语言属于具象化的表现形式。面部表情比较短暂,变化速度较快,因此虚拟化特征更强。面部表情是在虚拟的环境下,展现舞蹈形象的喜怒哀乐。在实际表演时演员要在自身创造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舞蹈形象的情感。例如在进行表演时,无论演员是表达愤怒还是愁绪,展现的都属于舞蹈形象的内心情感,因此面部表情的虚拟化特征比较强[3]

(三)类型化特征

演员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作品要求和表达的主题,选择不同的面部表情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主要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表达舞蹈形象情感的面部表情,例如喜怒哀乐和恐惧、忧愁等情绪。另一种是塑造舞蹈形象或角色的面部表情,例如通过主题刻画形象,融合面部表情塑造具体的角色。所以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面部表情的类型化特征比较强,只有将面部表情应用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这一表情的艺术特征。要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之间的配合,才能展现完美的舞蹈[4]

二、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具体应用

(一)强化基本功

在舞台上进行舞蹈表演,演员的情绪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稍不留意就会出现差错,难以对面部表情的展示情况进行控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演员在进行面部表情训练时,基本功不够扎实。只有强化基本功的训练,才能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舞台表演更加成功。所以演员在进行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软开度的训练。演员要始终保持动作的优美,在表演时要展现最佳的面部表情。演员要根据舞蹈的要求,对自身的呼吸进行调节。在进行面部表情训练时,要放松身心,调整呼气和吸气的频率,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只有具备更加稳固的基本技能,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才能领会不同情境下的面部表情变化需求。通过对表情进行有效的应用,增强整体的表演效果[5]

(二)开展专项训练

在进行面部表情训练时,主要存在常规性的训练和专项训练两种内容,这两种训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专项训练可以让演员的面部表情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在进行常规训练时,主要是对最基础的面部表情进行展示。这种训练比较简单,演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相应的内容。例如在进行视线训练时,通过视线转移以及眼随手动等方式,对演员的眼神进行锻炼。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晃动双手,演员的眼睛要跟随手的运动轨迹移动。在进行专项训练时,演员要强化眼神和视线的变化训练。例如当舞蹈形象的表现形式比较激动时,演员可以通过迅速抬头和睁大瞳孔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如果需要表达悲伤的舞蹈形象,演员可以通过目光无神的表情展现舞蹈形象。在进行专项训练的过程中,要加深演员对动作的熟练度,确保演员能够对舞蹈形象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要根据演员的形象和舞蹈的表现要求,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逐步的增强训练强度,确保演员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面部表情,配合肢体语言进行舞蹈的表演[6]

(三)深入了解音乐意境

在进行舞蹈表演时,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要对音乐意境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配合面部表情,塑造更加深刻的舞蹈形象。在进行面部表情展示时,要对音乐进行充分考虑。演员要对音乐意境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音乐的变化,展现最佳的面部表情。例如演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对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要对每一部舞蹈作品的伴奏音乐和意境以及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还要对音乐的节奏和节拍以及表演风格进行仔细的推敲,通过对音乐问题进行反复思考,进而领略音乐的真实意境。对于舞蹈的表达来说,与演员自身的想象力存在一定的联系。演员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例如可以根据某一段舞蹈的动作和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通过情感的共鸣,塑造更加立体的舞蹈形象,展现舞蹈形象的情感变化。也可以模拟舞蹈形象的故事情景,对其进行更好的理解。

结语:综上所述,在进行舞蹈表演时,面部表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深化表演主题,展现人物内心思绪,塑造更加立体深刻的形象。在表演舞蹈时,要想丰富表演形式,就要强化表情的刻画。通过深入了解表演形象的内心状况,采用更加细致的表现形式,使得舞蹈表演更加的完整。舞蹈表演属于艺术表现形式,在进行面部表情展现时,可以丰富表演的内涵。因此要根据舞蹈表演要求,充分运用面部表情,展现整体的艺术美。还要与观众进行情感互动,增强舞台艺术效果,促进舞蹈表演进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俊.对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及运用的分析[J].大众文艺,2020(18):116-117.

[2]王妍.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与“影视表演”中运用的异同[J].艺海,2020(05):45-46.

[3]杜军.试论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与身体表现力的结合[J].中国文艺家,2017(09):38+40.

[4]乌力,吉金嘎.关于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特征及作用探讨[J].黄河之声,2017(05):91.

[5]程思.初探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与身体表现力的结合[J].戏剧之家,2017(08):153.

[6]刘彦成.浅谈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与“影视表演”中运用的异同[J].大众文艺,2013(07):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