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STEM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2

融入 STEM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学科 素养

黄衡军

普宁市流沙东街道上塘小学,广东 普宁 515300


摘要随着现阶段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逐渐面临着融合创新,并要求教师能够从实际角度出发,真正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新时代呼唤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是趋势,更是与时俱进。融入STEM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践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学科素养;小学语文 ;STEM教育理念;基本策略
引言:STEM教育理念作为目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最重要的教育理念,能够促使教师积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自身素养的深度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切实考虑学科的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真正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从而不断促进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STEM教育理念概述

STEM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不同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将各学科的基本内容进行适当的叠加处理,从而将不同的学科自然组合为整体,以此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不断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努力实现不同学科的并存与融合,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在STEM教育理念当中,强调跨学科过程当中的趣味性、情境性、体验性、协作性、实证性等核心特征,比较适合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真正实现整合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融入STEM教育理念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时,必须融入STEM理念。首先应当由教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可以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且能够事先明确将要完成的情境任务,以此为后续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应当明确各阶段的学习任务,能够在设定教学与学习目标的前提之下,不断在情境氛围之中,明确实际的学习任务,从而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呈现出知识的抽象与提炼,并可以打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状态。再次,则是考虑到学习过程当中的工具与资源。对于任何教学活动来说,都离不开丰富的资源条件,从而可以建立潜在发展的空间氛围,能够让学生得到指导和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认真完成各活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最后,应当是有关学习方面的评价工作。完整的教学活动,除了基本的教育与指导工作外,还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工作,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判断其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可以真正发挥教学的实际作用,不断促进学生的强化与提升[1]
三、语文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基本策略
3.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现阶段,由于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创新性的教育理念时会容易表现出吃力、陌生等不良状态,从而导致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逐渐影响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有效应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学术研讨会以及外出交流培训等活动形式,为教师提供提高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从而可以不断促进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真正能够在教学之余,努力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真正为践行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作出贡献。
3.2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STEM的教育理念当中提到的情境性、体验性,能够对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效果提供实际作用,从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STEM教育理念时,就应当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收集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逐渐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首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课文导入,并真正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完善语文课堂学习的顶层设计。从而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掌握明确的学习方向,并以此使其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不断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2]。此外,教师可以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确引领下,设计别具一格、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情境化教学为依托,以体验式学习为推手,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3.3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在STEM教育理念当中提到,有关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要求,通常都会将学生的能力提升作为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目标,从而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改进教学模式之中的不足之处。作为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创新性的教育理念,深入落实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其中,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当中,首先明确教学工作的主题要求,能够建立解决问题的实际目的,从而可以设计完善的教学指导方案,不断落实教育工作当中的具体问题。如在学习《曹冲称象》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曹冲是运用了什么方式称象”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逐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作用。


3.4力求培养探究精神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指导方式开展,很容易造成诸多局限性的缺点,难以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提升机会。因此,在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过程当中,就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行自主的研究与思考。从而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锻炼自身的思维与逻辑能力,真正能够为学好语文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与研究,探究蝌蚪找妈妈的动作表现,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内容,不断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实现自主发展。

3.5完善语文教学评价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善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真正融入STEM教育理念。教师还要积极运用STEM教学评价的系列方法,作为检测教学成果的一项基本步骤。以此明确日常教学工作的不足与优势,努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在STEM教育理念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依据适当的评价指标,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研究,从而能够针对问题作出相应改进,以达到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科核心素养还是STEM教育理念,都能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提出适当要求,从而能够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通过融合多学科的教学任务,合理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活动,逐步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在符合学生发展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满足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语文学科素养课堂的探索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骈翠娟.小学语文教学融合STEM教育的探索[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1):86.

[2]张丽虹.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