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中如何促进特殊儿童精细动作的协调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浅谈游戏中如何促进特殊儿童精细动作的协调发展

张平叶 巴昭娟 李秀秀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实验幼儿园

【摘要】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生活中有的幼儿的双手力量不够,拿东西容易失手掉落;力量使用不当,容易把玩具、东西弄坏,打翻东西;惯用手尚未建立或建立慢;需使用双手时,却只用一只手;拿汤匙、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用剪刀学得慢或做不好;使用笔的时候握笔姿势不正确,写字慢、过度用力、不会用力;填色的时候会超出范围画图线条扭曲、写字歪斜、字丑。那么动作的发展能够促进幼儿身体视觉、听觉、触觉等各部感官的发展,也使各领域活动内容得到了拓展,对语言、想象、思维等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

【关键词】游戏 特殊儿童 精细动作 感统训练

【正文】


幼儿园的各类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取知识技能、体验生活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而在我们的游戏活动中能够对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对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和锻炼。比如抓、握、伸、屈、托、扭、拧、撕、推、刮、拨、叩、压、挖、弹、夹、抹、拍、绕、旋转等等。我们会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有层次地投放适合幼儿手部肌肉灵活性发展的材料。因此,我们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探索出了一些助推特殊幼儿发展的游戏策略。

一、桌面操作游戏,促进特殊幼儿手指灵活

玩具的表面有不同深浅、形状的凹凸纹理,儿童在操作玩具过程中,其精细触觉经验也不断积累,使触觉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继而促进其了精细动作的发展。针对特殊儿童教师创设“开锁”、“水宝宝搬家”、“筷子夹物”等游戏,投放各类材料如:锁、钥匙、海绵、勺子、纸粘土、折纸、筷子等。利用锁和钥匙可以锻炼幼儿的插孔、拧的精细动作;利用海绵、勺子等给水珠宝宝搬家的游戏,特殊幼儿在遇到开锁游戏的时候,对于对准锁孔显得更为困难,而这些游戏的干预,都使特殊儿童的精细动作和小肌肉动作更加灵活性和协调。另外还有多种玩具材料供给幼儿选择操作如:万能工匠、积木、乐高、吸管、雪糕棒、磁铁等。

二、花样美工游戏,提高特殊幼儿专注力
1.剪纸游戏-手眼协调训练

用剪刀剪纸也是训练手眼协调的一种好的方法。使用剪刀重点是拇指和食指的用力配合,而拇指、食指在整个手指抓、握、拿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使用剪刀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使用剪刀剪纸也是很好的视、动协调的过程,它需要眼与手指动作密切配合,才能剪出所需要的样子来。

2.折纸游戏- 手部灵活性训练

折纸技巧中大多讲究对称,可以培养孩子的对称性,而且折纸需要耐心,可以锻炼儿童的耐心,对于特殊幼儿可以锻炼他们的专注力,增长他们的专注时间。折纸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还可以培养儿童的立体感。折纸能够更好的发展特殊幼儿的小肌肉群以及动手能力,我们不单单是将折纸作为动手的美工作品,还将它作为语言区、故事表演、环境创设等处的多重形式展示给孩子。在折纸游戏《送小鱼回家》《旋转的风车》《风中的蝴蝶》《长鼻子大象》等50余项,真正的体现了折纸游戏的多元化,同时也发展了特殊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专注力。
3.撕纸游戏-手部力量的训练
撕纸主要运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的配合,还需要双手的相互配合,一般左手负责控制纸的角度右手负责固定,撕时根据情况不同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和其他两根手指一起施力。因此,左右脑需要同时进行运转。我们为孩子提供不同的纸,如旧挂历、报纸、复印纸、餐巾纸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纸的质地、韧度等特性,进行撕纸游戏:撕直线——曲线——简单的图形;选择某一图案或画出动物轮廓后沿着轮廓线撕;脱离画线直接撕纸,达到想撕什么就撕什么的程度。游戏设计依据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发展特殊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三、独特沙水游戏,强化特殊幼儿触觉感应能力

触觉刺激是儿童接受最频繁的、分布最广的感觉信息,他能够帮助幼儿的神经系统进行整体感觉的统合,促进感觉认知、感觉运动的发展,通过玩沙玩水,特殊幼儿可以发展感知觉,让沙子或者水从手中流过,可以给特殊幼儿带来特别的感官刺激。在玩沙的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不同质地的沙子,比如湿沙、干沙、颗粒粗细不同的沙子等:在玩水的时候,会感觉到柔滑,流动的水,触摸到不同的水温。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特殊幼儿的感知也锻炼得越来越敏锐了。在玩沙的时候,特殊幼儿用力拍打沙子或用铲子将沙子铲起,都需要运用大小肌肉群,这个过程可以熟练肢体协调,也可以控制手部肌肉的动作。特殊幼儿经常会不厌其烦地将水从一个碗倒入另一个小碗里,在这个简单的游戏里,特殊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四、创意建构游戏,加强特殊幼儿手部稳定性
幼儿不同智力发展水平会在建构区中表现出不同的游戏水平。在建构区游戏中特殊幼儿比普通的幼儿搭建时间更长,更笨拙,积木不容易垒高,容易倒。小班我们运用简单的垒高、架空、平铺、围合等游戏,幼儿一开始往往是对单一结构材料的摆弄,对材料进行各方面的认识,然后是对多个结构材料的堆放、摆列,最后才能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锻炼精细动作能力;中大班的特殊幼儿就可以综合的运用材料进行盖顶、扑克架空、立交桥等好玩的搭建游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锻炼特殊幼儿的手部动作的发展。

五、巧用手指游戏,配合矫正感觉统合能力

手指游戏对于特殊幼儿的大脑发育、积极思维、协调动作均有促进作用,教师结合小、中、大特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准备,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手指游戏,通过搜集创编开发共一百余项,以此促进特殊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小班时教师选取一些比较简短而且郎朗上口的手指谣,总结出了适合小班特殊幼儿开展的手指游戏有《五之歌》《一座小桥》《黑猫警长》等将近40余个手指游戏。随着中班特殊幼儿年龄的发展,我们加上了更加精细的手指动作如手腕花、指尖的对绕、勾指等等动作的练习。如开展了《鸭子》《大瀑布》《小红花》等三十余个手指游戏。到了大班,我们选择了一些串指、绕指的游戏,如《小熊宝宝做蛋糕》《小茶壶》《汉堡》《爬楼梯》等将近40余个在手指动作的精细程度上又加深一步。
六、快乐自然种植,助推大小肌肉综合发展
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是幼儿熟悉的、容易收集的,他们对这些东西感到好奇,而种植游戏就是它一个小小的索引。挖土、浇水这些事情在家里都是不会做的,而在种植活动中,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大自然中的泥土,进行挖土、浇水等,促进前庭系统、触觉系统的发展。在游戏中也能看出特殊幼儿的动作比普通幼儿更显得笨拙、动作缓慢。为了让特殊幼儿积极参与到种植游戏中来,为了让幼儿的意志品质、生活技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每个班按种植计划和实际情况,每周带幼儿到种植园地劳动一次:拔草、捉虫、浇水、施肥,从中锻炼了幼儿挖、拔、刨等大小肌肉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丽芷.《感觉统合—发现大脑》(上篇).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64页.

[2]许卓娅.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181页

[3]邹晓燕,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87.

[4]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5][美]卡洛尔·斯多克·克朗诺威兹 著《感统游戏》


作者姓名:张平叶 巴昭娟 李秀秀

职称: 高级教师 二级教师 二级教师

联系电话:0513-3803002 18506497039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实验幼儿园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渤海七路804号教育实验幼儿园

邮箱:zhangpingye198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