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劳动教育认知,提升小学劳动教育实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强化劳动教育认知,提升小学劳动教育实效性

传海霞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小学 40142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但这样也让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劳动锻炼,因此劳动教育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目前由于大多数小学生均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基本富足,导致小学生受到家人的溺爱,进而小学生在家庭中很难接受到劳动锻炼,这样不仅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地成长,更让小学劳动教育失去原本的意义。因此在小学劳动教育中,要加强劳动教育的认知,进而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小学劳动教育的效率与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强化劳动教育认知,提升小学劳动教育实效性的策略,让小学劳动教育进行相应的改善,从而培养小学生劳动核心素养。

关键词:劳动教育;认知;小学;实效性


前言: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才竞争也逐渐加剧,而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成为了提高学生竞争力的重要任务[1]。因此小学劳动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不仅要提高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要培养小学生劳动综合能力,进而让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升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不仅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小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养小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在综合素养方面,通过强化劳动教育认知,能够让小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提高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也能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塑造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进而提高小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在行为习惯方面,小学劳动教学能够使小学生对劳动产生一定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小学生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最后,在生活态度方面,通过小学劳动教育能够让小学生了解劳动,进而让小学生能够热爱劳动与生活,有效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 生活化引导教学,强化学生劳动认知

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要对劳动教育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为小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策略,改善小学劳动教学的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生活化引导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劳动,并且培养小学生劳动意识,使小学劳动教学的质量与素质得到提升[2]。例如:在小学生学习《泥工》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联想一下关于捏泥的生活中的劳动,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利用彩泥来塑造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食物,这样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将生活与劳动进行关联,同时也能提高小学生对劳动的认知,然后教师在介绍瓷器的工艺过程,让小学生了解,泥工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效提高小学生深入了解劳动的含义。

  1. 劳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劳动习惯

随着小学生家庭条件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真正劳动实践机会越来越少,这样不仅影响培养小学生劳动能力,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劳动意识与习惯的培养,进而大大降低了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劳动实践,让小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劳动,同时教师也要适当调节劳动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让小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劳动,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3]。例如:在冬天校园清雪活动中,教师应该组织小学生积极参加清雪活动,在清雪活动中让小学生互相配合,完成劳动任务,同时也可以通过唱儿歌的方式,消除劳动的枯燥,减轻学生的疲劳,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同时也能提高小学生劳动的乐趣,进而让小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劳动意识,有效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的劳动习惯。

  1. 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小学生劳动教育中,教师多数只是简单的通过手工制作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学,并且利用教师一步一步教学的方式,让小学生完成指定动作,这样不仅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使小学生对劳动教学产生反感,进而影响小学生劳动学习的兴趣。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生活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也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结合教学内容,让小学生提高对劳动的认知,进而丰富小学生劳动思维与意识,有效提高小学生劳动的兴趣,提高小学劳动教育的效率与质量[4]。例如:在学习《十字绣》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收集一些关于十字绣成品的图片和教学视频,音乐等,然后通过教师整理制作成课件,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然后通过感官刺激让小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劳动,也能学会十字绣的操作方式,并且通过音乐与图片的配合,为学生劳动学习奠定情感基调,有效提高学生兴趣。

  1. 家校合作共育,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在小学劳动教育中,教师要通过与家长沟通转变家长劳动教育思想,进而让家长能够配合学校进行小学生劳动教育,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劳动能力以及劳动综合素养,促进小学劳动教学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大力开展家校合作共育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能够进行良好的劳动教育,同时教师也要让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参加家庭劳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尽到家庭成员的义务,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例如:在劳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该通过家长群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家长以大扫除为由,组织一次家庭集体劳动的活动,并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的环境,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小学生劳动习惯,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要培养小学生回家做家务的意识,进而有效培养小学生劳动综合素养,也能承担家庭的责任,为家庭和谐发展打下基础,也能够让小学生健康成长。

结束语:加强劳动教育认知提高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通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家长进行积极地配合,进而通过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等方面,促进小学劳动教育发展。作者通过对小学劳动教育策略的分析,意旨为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小学生成为全面型人才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柳萌学.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路径探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04):42-47.

[2]曹林行.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探索[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2):205-206.

[3]姚凤,王晓.发达地区小学劳动教育的养成路径探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0):20-23.

[4]万初清.新时代小学“家校合育式”劳动教育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2020(10):10-12.

[5]孙庆娜.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问题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20,27(0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