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5
/ 2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林赛阳

莆田市外国语学校 3511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培育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学科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进行自我约束,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法治教育


初中是每个孩子成长和发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生活等方面都还没有定型,生理和心理都会因外界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教师不给予一定的重视,学生将可能会对自身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法治教育学习,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自身及他人行为作出正确判断,,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法律意识,保护自己,并在行为和思想上进行自我约束,得以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教育改革,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愈发的重要,教师不仅要完成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其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不断地渗透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法治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一)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保护自己,提高法律意识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小孩遭受到外界的伤害,越来越多的关于此类事件发生并被报道,如:校园暴力、走失、性侵、家暴等等。当他们遇到这些伤害时,往往面对的加害者都是更强的一方,他们会表现的非常害怕,但是,当他们不懂法律知识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甚至只能被欺负、伤害,而不敢反抗。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的青少年大多都被父母保护的很好,他们在遇到伤害时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决定。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强化法治教育非常必要。它可以在塑造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用正确有力的手段和方法保护自己,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判断危险,降低学生受伤害的几率。

(二)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

在初中阶段,虽然学生在文化课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他们的思想、情感还都处于发展初期,仍是懵懂稚嫩时期,只有通过一定的法治教育,才能帮助学生认识法律,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在提高法律意识的同时进行良好的自我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做到真正的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知法不犯法,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

二、法治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关系

法治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相互之间渗透无比。比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不可为”、“预防犯罪”等,很多内容学习中本身就涵盖了一些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点进行法治教育的强化和挖掘教学,将二者有机融合。事实上,这二者本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初中政治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法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思想意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法律意识,进行自我约束,二者的有机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思想、成长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发展策略

(一)教师以身作则,提升自身的法治教育水平

为提升学生的法治教育学习质量,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知法懂法,强化法治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学校也应加强提高教师的法治教育水平,可以聘请相关法治教育专业的专家等或创造机会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强化教师的法治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应将自己所学、所看的法律知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与法治教育内容巧妙地结合,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很多的现实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观看法制栏目、模拟法庭等方式渗透教学,让同学们多元化的学习,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同学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相关知识。

(二)帮助学生锻炼自己,共同创造遵纪守法的良好校园环境

相比幼儿园、小学,校园是初中的学生们所呆最多的地方。因此,教师要联合学校为同学们创造遵纪守法的校园环境,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例如:学校要明确校园管理机制并强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只要违背都应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依照相关制度在校园内学习,营造良好的遵纪守法的校园环境。

(三)充分利用相关案例内容进行教育

要做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案例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渗透教学。教师可以在每星期的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一些竞技小游戏,例如:当自己的合法权益收到伤害时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可以向谁或者向哪些机构寻求帮助?学生的回答一定是五花八门,还有一些是错误的观点。这时,教师要对学生所说的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错误的答案纠正。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法治专题活动,帮助学生提升法律意识,例如:设置法治小专栏的板报周活动、法治节目或电影专题的观影课,并让同学们写出观后感等等。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融入学习

在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一个人照着教材从头到尾的进行讲授,采取“灌输式”的方法,这种方法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并未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只会让学生厌倦这个学科,丧失对其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趣的方式讲授枯燥的法治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准备不同的案例供学生进行挑选,经过小组分工学习后,以小组的形式让同学们讲述或者演绎案例,并提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供大家学习,之后教师进行总结陈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思想方面变得更加成熟,帮助其培养优秀品质,在此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下融入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变得优秀全面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保护自己,并不断地约束克制自己,敬畏法律,使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的顺利。


参考文献:

  1. 罗丽.初中政治教学中要践行道德与法治的培养[J].中华辞赋,2018(11):20-21.

  2. 周毛吉.初中政治课程中法治思想的融合与发展策略探析[J].才智,2019(15):175.

  3. 常丽. 初中政治如何做好对学生的法治教育[A]. 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六)[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

  4. 周想想.初中政治课程中法治思想的融合与发展[J].文教资料,2019(17):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