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

韩清兰

福建省漳州市 闽师大附小, 363000

摘要:自新课改广泛推进以来,课堂教学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由书本知识的单一传授转向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二是由“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如今,许多教师都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地调整着教学方法与策略,但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受应试观念的影响较大,且早已形成了一定的应试思维定势,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教学进度的追赶上,极大地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低迷,教学成效自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革除旧的思想观念,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要义和根本性任务。基于此,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出发,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主体;预习;教案;分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为切入点,将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触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其他各科的学习和今后的长远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将语文教育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充分且有效地发挥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将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动下自觉投入到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语文教学更具成效。

一、指导预习,把握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预习活动可以使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在上课之前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从而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一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除了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之外,还应积极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从而切实改善和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基础。

在教学《我们奇妙的世界》这课之前,我以导学案明确了预习任务。首先,我要求学生根据“预习目标”,学习寸、呈、幻等生字;通读课文,并通过朗读感受世界的奇妙,了解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为课文分好层次。其次,在导学案中,我还设计了一些基础性题目,只要学生认真读课文,就可以正确回答。在上课之前,我先是与学生进行了沟通,询问了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产生的认知疑问,然后结合预习检测题目进行了学情判断,发现学生在书写生字和概括文意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一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二、贴合学情,设计教案

教案设计是一线教师的一项主要常规工作。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怎样进行有效的教案设计,在课堂中落实学生主体,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预习成果,准确了解学情起点与学生的学习潜能,继而在此基础上对教案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设计。由此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不仅最大限度地贴合了学情,而且还极大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最为科学且有效的。

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学生对其充满了兴趣,但受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此了解得并不多。在对学情进行了充分了解后,在设计《海底世界》一课的教案时,我决定在课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并让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海底生物的知识,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之后,我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我国教学改革已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新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已被广泛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之中,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距离有效教学的实现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的,还需相关一线教师积极探寻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根据其知识基础、学习成绩或能力等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区别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共同发展。

在教学《秋天的雨》这课之前,我先是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制定了分层教学目标,要求优等生在掌握本课生字的基础上,流利、有感性地朗读课文,并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要求中下层次学生在掌握本课生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督促优等生自学,出现问题尽量合作解决;对于中等生,主要以指导其自学为主;对于后进生,则主要以“扶”为主。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不仅切实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还发现并发展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在观念上破除“好为人师”的思维习惯,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华丽转身,继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采用更加富有针对性的举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耿华辉.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主体发展路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34):340-342.

[2]崔红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数码设计,2017,6(0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