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控制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2
/ 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控制作用

玉苏 刀家雄

云南省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66200

摘要:水稻作为一种常见农作物,对于农业的生产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稻瘟病的出现,导致作物减产,降低了水稻种植者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对于稻瘟病进行控制。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分析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应用方式,探究了其作用,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希望能够降低稻瘟病出现概率,使水稻更加高产优质。

关键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稻瘟病;控制作用

稻瘟病的传染性比较强,会在较短时间对于正常生长的稻田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其减产。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对于稻瘟病进行防治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员进行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合理的运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可以将稻瘟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主要是将叶龄作为依据,了解水稻生产和器官相关联,进行量化的一项技术。并对于水稻的产量进行分析,找出提高产量的策略,了解质量和动态指标,并借助于适宜的措施来对于现实使用的定量化栽培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这一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将产量指标作为量化依据,然后运用前肥后移、浅水管理等手段,并考虑到田间的透光状况以及通风透光等情况,来合理的进行施肥,这对于预防稻瘟病是非常关键的。

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应用方式

(一)根据现实情况制定方案

要分析需要进行水稻种植的品种,并挑选适当的场地开展实验,比如说在海拔比较高、土壤较为肥沃的区域中,进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多次重复的开展实验[1]。比如说,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可以将试验田的面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运用随机模式合理的安排区组,在尚未进行播种时,需要借助于二硫氰基甲烷进行浸种,并在秧苗生长一定时间内进行移栽,在进行移栽以后,不能够在对于生育期水稻喷洒杀菌剂。在对于水稻进行栽种时,要适当的撒施肥料,首先要对于精确定量技术进行应用,施肥3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保所应用的肥料类型和施肥量都是一定的,并在进行施肥时做好催肥工作。

(二)采取措施调查稻瘟病

在水稻生长的初步阶段,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观察,了解叶瘟、穗瘟情况,特别是在初期、中期以及病害经常发生的关键时期必须要进行充分的观察,并根据我国稻瘟病的标准来对其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叶瘟和穗瘟的发病情况以及控制概率。当其成熟之后,可以在完成水稻种植的区域采摘一些样本,进行试验,并根据现实水稻产量进行合理分析。

(三)开展对照实验

可以开设对照组,将水稻种植在同一省中的不同市内、同一县中的不同乡镇内种植栽培。开展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并根据这一技术,从现实情况出发进行适当的栽培。

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控制作用

在最初形成稻瘟病时,其是较为正常的,对于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和正常状态相一致。并且在不同地区中水稻的病情指数并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域内土壤的肥力、气温、降水以及周围是否存在水源等,都可能会对于病情指数造成影响。并且,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品种对于病害的抵抗力比较低,这就导致不同品种中的病害指标差异得不到充分的体现[2]

四、创新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措施

对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行应用,开展立体生态农业,可以从生态的角度对于不同类型多样化的品种进行全面的研究,比如说分析不同类型品种的总叶数量、叶片节间长度等。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将叶龄作为立足点,分析当地水稻的拔节期、穗分化期等,并采取措施进行制约,确保其更加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于水稻高产共性的生育动态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精确定量技术原理,了解如果提升水稻的产量,并合理的对于定量化生理指标体系和诊断进行合理应用。可以通过叶龄来进行其变化的情况,并根据在叶龄期间的叶片状况分析其品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将水稻栽培过程中植株密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增加水稻的行距,合理的进行施肥,使水稻产量得到提升[3]。因此,在对于水稻进行种植时,对于这一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可以将其和选择抗病品种以及运用化学措施相结合,尽可能的降低对于农药的应用量,特别是在对于抗病品种进行应用,稻瘟病并不是非常严重的年代,要尽可能的不用农药,这能够为水稻的健康生产提供条件。

五、总结

根据上文来进行分析,稻瘟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稻病害,对于水稻的危害性比较大,并且涉及范围较为广阔,为此必须要做好稻瘟病防治,将其作为水稻种植的关键。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对于病害进行防治的药剂数量不断提升,类型更加多样,人们并不重视对于栽培手段的管理。并且,运用了较多的化学药剂,这从某种角度来说增加了稻瘟病的抗药性,为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对于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治,加大力度进行推广,这能够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开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袁敏良,张志红,张文松. 丰两优香1号再生栽培的表现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04)

[2]赵玉兰,茅玉兰,丁秀文,赵庆勇,周铭成,冯凯华,朱镇.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晶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0,26(06)

[3]朱荣光. 超级稻Y两优900在建瓯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16,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