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阶段语文的多元化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中职阶段语文的多元化教学策略探究

顾柳丹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17300

摘要:多元化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多方面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语文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中职语文,对多元化教学进行了探究,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中职;语文;多元化;教学策略

语文是我国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中职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着很多的困境,中职生的语文素养也着实堪忧传统的教学语文教学方法,枯燥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探索多元化的语文学习方法,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任中职语文教师多年,在教学之余也一直关注着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一直在思索着语文教育教学的未来走向,现将自己关注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思考归纳如下。

一、多元教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

第一,角色互换。角色互换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形式。通过课前布置或者是课上准备,由学生对某一问题或者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述,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通过学生的讲述也可以使教师清楚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提供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分组进行“备课”之后选取小组代表到讲台上将准备的内容讲给其他学生。这种形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激情。

第二,剧情再现。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无论哪个学段,剧情再现这种教学方式都是很合适又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方法,学生多这种方式的喜爱程度显而易见。这种方法相对简单的操作情况就是分角色朗读,既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以及人物的理解,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较之相对有难度的操作就是表现,让学生饰演课文中的角色,尽可能的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方式虽然操作难度大,但是可以使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更透彻。

二、角色扮演教学,熟悉理解内容

角色扮演法,即让学生扮演文言文中的关键人物,通过对话和肢体表达等方式去还原当时的历史,可以大大提升课堂趣味性,达到让学生专心投入到文章中去的目的。角色扮演法利用了学生喜欢主动参与,脑洞大等优点,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入情景,再现当时的历史,从而设身处地地去体验理解所学内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内容时,笔者让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人物,然后进行分组表演。在演到‘项羽’质问‘刘邦’时,学生的语速加快,气氛十分紧张;而当演到‘项庄’刺‘刘邦’时,两位学生的过度表演让全班捧腹大笑。又比如在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完璧归赵里‘廉颇’的据理力争和不卑不亢的演绎,赢得全班学生的好评;负荆请罪中‘廉颇’的直爽与率真也获得了全班学生的认可,这看似一场场简单的表演,实则要花费学生许多时间与精力,因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学生不仅要记住自己的台词,还要对文章脉络有全面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便完成了对文章的熟读与理解。

三、抓住思维特点,引起大胆质疑

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前的学生,以前的学生是比较内向的,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表现自己,但是现在的学生恰恰相反,他们乐于表现自己,希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也就是说现在的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大胆地质疑,在解决质疑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还可以使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对文章的质疑,进而引起学生对文章的深度阅读和思考。

例如,是文章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某个人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在课堂上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有些问题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仅凭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解决。在学生讨论完之后,要求每个小组派一个人来回答问题,如果学生依旧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时教师要给他们一些提示,帮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而不能直接把结论告诉他们。有时候学生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所在,那么解决问题起来就会简单很多,下一次再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就会轻车熟路,如果学生一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话,他在下次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先避开这些错误的思考方向,这样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根据教材内容,展开写作思维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很多的文本都是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微写作的素材的。尤其是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教师可以基于此,对学生展开写作思维的专项训练。这样一来,既形成了对时间和素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拓展了教材的使用价值。不仅如此,在深入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写作素材的一种积累,积累词句、写作方法、文章架构等,在这种阅读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学生对写作的类型、文体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帮助自己提高写作思维与能力。

例如,苏洵的《六国论》,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言议论文,本文思维严密、逻辑清晰,论点之间的关联性十分紧密。这样的文章还有韩愈所著的《师说》,贾谊所写的《过秦论》等。通过深入阅读这些文章,为学生理清思路,挑明观点,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议论文体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指导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学生要想真正学会写作、写出优秀的文章,就必须要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知,指导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材料积累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不断从中获取营养、积累素材,为写作发好基础;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写作谋篇布局的方法,使得学生掌握基本写作顺序和流程,学会谋篇布局;最后,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具体的写作方法,包括如何写人、写景、写事等等,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笔者会为学生传授一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如,再写记叙文时,笔者会引导学生拟出一个新颖的标题,标题通常可以采用修辞法、悬念法等手法;记叙文的开头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切入主题,鲜明出自己的观点与立场,开头精美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文章的内容要足够充实,有理有据。这样一来,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笔者通过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另外,笔者每天都会拿出一段时间来让学生收听新闻,以让学生了解时事,不要与社会脱节。同时,笔者还会让学生观察校园中发生的故事,以及环境的变化,并且让学生以随笔的形式,每周写一篇自己对身边任何事物的感受。有的同学就写到了,夏天要来了,人们穿衣服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还有的同学写到了在自家小区里看到的吵架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形成了思考的习惯,并且增强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吐露了真实的心声,倾诉了真情实感。

总而言之,中职是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阶段。如果学生能在这个阶段获得良好的语文教育,那么在今后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个人发展以及综合能力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一定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国玺.提中职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J].学周刊,2021(04):17-18.

[2]刘文霞.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21(01):10-11.

[3]姚娟.加强中职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成才之路,2020(3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