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反思与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高职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反思与应对

袁晶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276800

摘要:本文以某信仰宗教同学为案例,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及处理,通过对该案例的处理和反思,对下一步应对高职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有了一定启发,应进一步加强宗教政策法规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关心关爱学生、强化学生队伍建设,同时要提升我们辅导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

关键词:高职 学生 宗教信仰 教育


一、案例基本情况

在一次宗教信仰统计中,我发现一名学生信奉道教,会利用假期时间去寺庙帮忙维持秩序,在寺庙居住,并且调查发现,该名学生家里并没有亲戚朋友信教,也没有受到民族等影响,但是他自己却格外坚定,他说信教是他自己的自由,他不想因为信教的事情,让学校和老师因为这个事情寻找他。

二、案例分析及处理

我开始组织实施这个事情,希望尽可能转化这名学生。

第一步,分析案例性质和可能的原因。我分析手中所持有的资料,发现该学生不是少数民族,并且所在省份不是少数民族地区,他所参与宗教活动场所并不是他家所在的省份,至于受教原因,他填写的是受家庭影响。根据这些,我当时分析的是家里有父母或者其他的亲戚信奉道教,所以他也一同信奉,但是我知道单凭自己的这些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信教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他们有时不愿公开提及这些事情,所以我当时就告诉自己处理此事一定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切不可以操之过急。

第二步,从侧面了解情况,先派学生干部进行询问。我首先找到了他身边平时跟他玩的比较好的同学,想了解一下他平时的情况,经了解,他们说他平时并没有看出来太多异常。后来找到他们班级的学生干部,毕竟是同班同学,让他们用同学闲聊的语气询问一下他的态度,希望可以一定程度上对他有所转化,班干部回来说,他情绪较为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但他认为这个事情是他个人的自由,他不想要同学老是过来询问这个事情,他的信教态度还是比较强硬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整个情况不至于特别棘手,因为他信教的事情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平时和同学的交往,也没有过多影响到他的学习,只是可能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挖掘。

于是第三步,我开始寻找机会与该生进行谈心谈话。我没有用命令的语气直接联系他让他来找我,而是通过班干部转告他,说让他有时间的时候来找一下我,我想跟他聊聊天,这样会一定程度上减轻他的心理压力。

三、工作成效

该名同学经劝解后,早已没了最开始那种排斥的态度,他变的善谈,心态很平和,并且他说他不再信教,他想相信他自己,他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变的强大,想要好好学习,努力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并付诸于行动。

走的时候,他说他非常感谢老师们对他的帮助,他一定会好好努力,如果以后有什么问题,他会主动来寻求我们的帮助。

四、反思与启发

该事件处理完成后,我也进行了一些反思,思考自己平时的工作是否有疏漏,是否有忽视一些学生细节,同时该事例的发生和处理,也给我关于如何应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一些启发: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其自身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国家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思政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我们应正确处理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有效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传播和渗透。

(一)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国家宗教政策法规教育

作为辅导员,利用榜样教育、主题团日活动等载体对学生进行科学宗教观教育,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主动回应学生的需求,将宗教的形成原因、发展历史、社会作用、最终走向讲清讲透。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批判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还要旗帜鲜明地开展与宗教事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

(二)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和服务质量,关心关爱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做好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才能实现思想引领。要关注生活负性事件较多的学生,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建理性认知,塑造健全人格,建立起强大、坚固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对于上述案例中的信教学生,要通过日常工作摸清底数,了解信教原因,真诚帮助他们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在建立感情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引导他们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

(三)持续深化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辅导员应与思想政治老师协同一起,结合现实问题和理论发展,及时解疑释惑,引导学生“四个正确认识”,我们还要加强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守好课堂传统阵地,建设好基层班团组织,增强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又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占领网络阵地,丰富网上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四)强化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干部管理能力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和发展机制,在党员发展环节更深入细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思想,真正将信仰共产主义并愿意为之奋斗的有志青年发展到党组织中来,讲清国家依法管理宗教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明确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真正让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不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先锋,在防范校园宗教渗透中也能成为主力军。

(五)提升辅导员自身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

我们辅导员自身也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掌握宗教理论与政策,了解宗教文化和知识。我们还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关注和回应大学生的现实困难和思想困惑。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牢牢掌握宗教工作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廖翠兰,刘丽萍,丁国华.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0(15):72-73.

  2. 干瑜璐.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浙江某高校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15):76-77.

  3. 陈雪贤.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论文》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