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初中体育课堂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

张一博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落实,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全面健身的思想也开始不断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很多中学校园而言,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展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还是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课程教学效率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一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应用很高分层制度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这也使得教学结构以及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基于此,本文也尝试对初中体育课程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 走班制分层教学 开展策略

  1. 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简述

  1. 走班制

对于“走班制”这一概念来说,其也被称之为走班教学,在教学活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原来行政教学的基础之上来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来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进行自主选择,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重视,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于初中体育课程而言,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体育项目的设定也更加合理,与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状态较为符合。在走班制教学模式之下,允许学生自由的更换学习项目,并且不会受到学习进度以及学习内容的限制。

  1. 分层教学

对于分层教学模式来说,在对其进行实际应用的时候,启蒙主要优势体现在可控范围较大,可以实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定,考核中的层次划分也使得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更加理想,可以有效满足不同体质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同时,分层教学方式的应用也使得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提升。

  1. 初中体育课堂走班分层教学策略

  1. 根据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练习分层以及作业分层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在体质上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要对学生群体进行合理分层,以此来保证课程教学的合理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也应该进行分层,从而使得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得到体现。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往往体育综合素质也存在一定差别,教师就应该充分意识到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及作业布置的时候,应该为A层学生制定能力扩展计划,使得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后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扩展锻炼范围;而对于B层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注意对这一层级的学生进行重点知识巩固,从而尽量保证学生可以掌握课程设定的学习目标;而教师在引导C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并且对其进行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现阶段的实际要求进行明确,保证训练难度以及作业布置难度不会超过学生现阶段能力水平,同时也不会限制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使这一层次的学生体育素质得到持续性提升。

  1. 对管理以及评价进行调整

对于传统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来说,往往在课程管理方面较为随意,并没有裤脚围深入的管理意识,这也使得课程管理效果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现阶段,在对体育课程进行管理以及评价的时候,应该注意积极扭转传统的管理理念,要对现阶段初中生的实际年龄以及身体素质方面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做到对学生现阶段学习状态的充分尊重,这也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体现。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全民健身的思想落实到学生群体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这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起后规范的体育思想。

  1. 对学校现阶段的课程运行系统进行调整

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对现阶段学校校课程运行系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也是保证体育教师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以学校为单位对整个体育学科的课程教学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课程设置、教学原则、教学策略以及最终的教学评价共同构建了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应用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使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性得到明显提升,这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该对课程运行系统进行分层安排,将其与学生现阶段的接受能力进行结合,这样可以使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使其更加有助于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全面落实。

结束语

总之,从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不高,并且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健身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展开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提出使得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初中生的体育课程融入性。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对学生现阶段的综合层次有充分了解,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能力水平来对其进行分层,从而使得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高效化,人性化。今后,中学体育课程教学还应该注意对分层走班制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挖掘以及完善,从而使其与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加贴合。

参考文献:

[1]张晓亭.初中体育课堂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8,(24):111.

[2]朱宁.初中体育课堂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06):P.260-260.

[3]赖小丹.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广东:广州体育学院,2019.

[4]石应生.浅谈初中体育课的分层教学[J].关爱明天,2016,(3):182-182. 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6.03.315.

[5]周陈岑.初中体育选项走班教学初探与反思[J].新课程导学,2016,(24):22-22. DOI:10.3969/j.issn.1673-9582.2016.2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