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2

广州市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研究

袁卉芬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510000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为引导,指出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的各类因素。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情况下,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得到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引言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方案指出:重视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在新时期到2022年,职业院校要达到国家标准,并且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些指向为我们充分的指出了国家职业教育,将是以后为国家培养大国工匠的关键性教育措施和方法。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职业教育改革在教育部等6部门的联合督促下进行了深化。因此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问题,有助于指导高职毕业生从实际出发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与预期。

1广州市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

广州市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即:单位类型意向、农村地区意向和珠三角地区意向。通过调查后,广州市高职院校毕业生意向单位如下文所述:

1.1广州市高职院校毕业生意向单位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选择国有单位就业。这些国有单位,比如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类单位。虽然我国政府竭尽全力激发市场活力,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更好的运营和发展。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国有企业独具的稳定性仍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首选。

2020年受新冠病毒肺炎的影响,以及全国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扩招后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高职毕业生在面对市场劳动力吸纳乏力的情况下,形成了就业人数的入口紧缩。同时毕业生数量的刚性增加,使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国有单位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逐年放缓。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单位仍然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并没有大的改变。

1.2广州高职院校毕业生农村地区就业意向

高职毕业生普遍选择非农村地区就业,占本次调查的样本的57%。也有高达43%的高职毕业生选择愿意在农村工作,这一方向主要是珠三角地区居多,但回乡就业意愿较低。这显示出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和城市差距的逐渐缩小,已经使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缓慢的发生了改变。由于高职院校生源以农村地区为多,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愿意回到农村的占据了一定比例。

1.3广州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去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意向

由于就业难度加大,高职院校尤其是2020届应届毕业生,去珠三角就业的人数达到了本次调查的61%。一部分原因是生源来自于粤西、粤北、粤东,适应珠三角就业环境,所以乐意接受珠三角就业;另一方面,珠三角40多年的开发已经使珠三角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市场有活力、私营企业遍布珠三角,因此多数高职毕业生选择珠三角就业。整个珠三角区域经济发达,对毕业生吸引力较大。

2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纠偏策略

2.1内部运行:实现校企合作的就业指导共赢模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属于就业过程中的弱势群体。虽然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运行主体是学校,但是学校受制于企业状况,仍然使得就业过程充满波折。所以院校第一步要了解学生就业需要是哪一方向,并以此为后期工作基础,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指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信心较为缺乏,他们通常对自身能力感到明显的不足。在当今日益国际化的条件下,英语或者计算机水平较低,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道门槛。同时在实践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一旦出现高职院校“水课”较多的情况,会导致高职毕业生在还没有踏入职场之前已经进入到竞争劣势的状态。因此就业指导对于就业弱势毕业生而言,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提升毕业生个人实力,要从高校课程改革着手,从而提升毕业生整体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积极与企业取得联系,了解企业需求,对毕业生学习进行指导,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掌握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同时积极组织毕业生在企业的实践,使毕业生在能力方面因为肯干、愿意吃苦的耐性而获得企业的青睐。

2.2外部保障家长与政府共同监督高职院校毕业生保障工作

高职院校毕业生保障工作是牵动每一位家长内心的关键性政府举措。这也是学校和企业在引导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不可触碰的红线。如果仍然按照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了就业率达标,采用各种手段签订三方协议的模式,会导致高职毕业生“毕业即走向失业”的严峻情况。因此政府可以用地方立法的形式对该类现象进行惩戒。从而以真实的就业状况,实施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由于高职毕业生属于就业弱势群体,因此在“天价”违约金等各种就业门槛方面要进行重罚。同时尽可能的结合企业特性以及高职毕业生所获得的技能和知识特性,在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消除性别歧视。政府要打破任务指标的就业保障模式,开拓高职学生和其他院校的就业平等地位。学校和企业也需要在政府的协同下,为高职毕业生开辟绿色通道。比如珠三角就业可以设立各种激励政策,不但能够有效改善西部的人才状况,同时能够使高职毕业生在毕业既获得工作的情况下,转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总结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教育部等各个部门进行协同后,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指导、就业方向以及就业岗位。因此从高职院校本身而言,要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在校企联合的情况下,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王新俊.孙百才.近30年来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及进展[J].教育与经济,2018(05):57-64.

[2]吴忠宁.汪保安.全国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和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7):98.

[3]俞瑞钊.高振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之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