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3


关于我国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李庆珍

中国政法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北京 102249

摘 要: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战,也是未来各国竞争抢占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我国也把人才引进上升到战略地位,对于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制定了详细的保障政策,具体到每个细节,无论是这些人才的个人发展环境、薪资待遇、科研资金、职称晋升,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而且家庭居住,子女配偶的安置,都有妥善的安排,彻底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保障政策与个人意愿的匹配并不完美,总是存在着差异;另外在争夺人才的时候,有时也会出现不理智行为,局部受益,而整体利益蒙受损失。如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协调好政府、高校、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才能进退有据,才能在长期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高校人才引进;高校教育国际化;科学方法论;保障政策


人类的进步伴随着竞争。当人类社会进步到全球化阶段时。竞争的焦点也就集中到了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竞相抢占制高点,尤其是对于人才的争夺。目前学术界有一种提法——“区域科技人才开发效率”。它的核心理念是: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能够提升该领域的整体科技水平,进而渗透到其他领域,能有效激活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这一点在我国不均衡的经济结构中就有所体现。众所周知,我国整体经济特征呈现自东向西渐次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现在被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地理位置不具有优势;第二,经济发展史上不具备优势;第三,人才流失严重。在三个因素之中,尤以人才流失最为关键,所以当地政府,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吸引人才、挽留人才。同质化的政策工具的滥用,造成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社会资源的错配,被后人诟病为零和博弈。

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美国,虽然其自独立到现在,也就200多年的历史,它在殖民时期启用的人才战略,发展到现在,堪称完美,这也是美国一直屹立世界高等教育之巅不倒的根本原因。各国学者都在剖析、研究、学习它,找寻美国成功的原因。另外,美国高校智库模式,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历史证明,它能够用更大的视角,从国际视野,做出重大宏观战略规划,它是人类集体高度智慧的结晶。

“双一流”的国家战略目标,就是要在国内高校创建两个一流。上至国家层面,下到地方政府和各级高校,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积极推进,取得喜人的成绩。湖北省就提出:“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实现中部崛起的历史发展机遇”。

从近年的文献分析来看,各级政府、高校,对于引入人才,从制度上的保障、科研资金的投入、政策的连续性,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具体到各个环节,如住房户籍、家属安置、科创资金、薪酬待遇、进修发展,职称晋升等,对于人才个体来说,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生活、科研两方面,都得到切实保障,可以放下包袱,轻松前进。在大干快上的大环境下,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和矛盾。

一、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自身存在问题

(一) 师资队伍年龄和学历构成异常

学科带头人老龄化严重,博士化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按资排辈风气严重,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科室气氛暮气沉沉,科学研究延续性差,出成果率也低,科研课题也缺乏吸引力。尤其是沾染了一些不良风气,裙带关系严重,选人用人上,用人唯亲,人浮于世。很多的时候,教师的选聘,都是来自校内,这也就间接造成了近亲繁殖,知识面重叠,研究范围狭窄,固步自封,缺少开拓精神,这在新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下是难以想像的。多学科交叉发展正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旋律,不进就是后退,所以,这也是一股抵制高校国际化暗势力。改变这一现状,改革是唯一途径。

(二) 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低

为了推动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公派出国留学规模越做越大,目的就是为我国高校教育能够迅速国际化,与世界高水平的教育接轨,创造良好条件。但现实情况是,出去的人多,但从外面带回来的好东西不多,并没有让我国高校脱胎换骨,教师队伍的外语仍未达标,学术方面的交流也流于形式,校内考核也是敷衍了事,与最初的想法相去甚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很难融入这个集体,不光不能发挥应有的传帮带作用,反过来还处处受到排挤。长此以往,不光浪费了人才的科研生命,耗光了政策利好,更有可能错失了一个时代,失去国际领航者的机会。

(三) 我国高校教师培养内容的失衡

目前的政策导向,导致高校教师的培养有所失衡,一个学校的师资队伍构成,不光有骨干,还有非骨干,不光有青年,还有非青年。近些年,政府把资金更多的投入到高层次人才上面,使这些人才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科研上,是国家在制度对人才的一种保障,是一个大利好。但对于那些双非教师,待遇却一如既往,没有从中得到实惠,他们同样是智力的输出者,同样面临组建家庭,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个人也有自己对事业的追求,现实是各种诉求得不到解决,心理压力巨大,心态失衡也在所难免,经常在工作中闹情绪、抵触工作、排斥新人,成为常态。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做整体权衡,不能因为设计时的缺陷,最终却成了制造同事之间矛盾的利器。

(四) 科研与教学分配失衡。我国高校师资评价机制还未建立分类指标,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但政府在测评过程中,并不会区分不同类型的高校,只用单一指标进行评估。具体表现为,认准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才是一流大学,所有高校都参照此标准来考量,而对于非综合型和非研究型,如专科性质比较强的院校,按照这个标准执行,绝无可能达标。

(五) 教师评价机制

高校作为学术组织的属性,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成果,只有学术界了解它的价值,而现实中,仅需要参考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执行即可。论文数量和质量,还有科研成果,这些可量化的指标,相比教学活动,更容易看到,也更容易理解,而且科研和论文也更容易看到成果,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收获声望。常此以往,教师们自然选择了重科研轻教学这条路。

(六) 各级政府及高校

各级政府及高校在引入人才的问题上,有着普遍的共识,但在争夺人才的政策方面,各出奇招。但实际效果如何?有人在沪开展调查,以三种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⒈政府引进人才相关政策文本;⒉与人事部门主管领导进行深度访谈;⒊网络问卷调查(海外拟归国人才)。用四象限模型进行分析,目的就是摸清政策供给和个体需求之间匹配度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人才更看重对薪资待遇、科研氛围、工作自主性;归国意愿、进入高校工作的意愿也较强;对子女安置、配偶安置需求最弱。预先设计的供给政策并不是人才个体的迫切需求。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基础过于薄弱

国际化代表的是一种趋势,它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该教育模式是将已有的各项功能进行重新整合,高效加以运用,广泛适用于国内外、校内外全场景,加强各方面的联系,与世界教育接轨同步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消除东西方文化差异,克服语言障碍、方便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手段,进而培养出复合型国际化实用人才,满足经济全球化链条中各层面的需求。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比如经费和信息的来源不足,学分无法互认,语言沟通障碍,这些都是最直接影响师生积极性的客观因素;再比如国际化工作,通常并非由专业管理人打理,多为义务或兼职性质,客观上影响到具体工作的连续性和连贯性;由于不是专业管理,往往被视为额外工作,对个人的升职加薪帮助不大,也造成管理者热情缺失。但我们面对的现实,就是必须国际化,所以加强国际化师资人才的引进,采取招揽高层次人才,达到提升整个师资水平的目标,进而培养出国际化素质的学生,不会因交流能力的欠缺而失掉必要的应变能力,不利于国际化合作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国际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务必使学生毕业后拥有国际交流能力,更加开阔的全球视野,把所学专业知识和世界先进科技相融合。教学过程中务必坚持双语教学,强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攻克语言关。如今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高校也可以利用媒体网络,加强国内外师生跨国远程教育及交流学习,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国际比赛,让更多的优秀学生有机会在国际平台中展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当前高校急速扩张,也引发一系列的连带反应

近几年,我国高校急速壮大,高校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但仍然比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师生比不但没增,还有逐年降低的趋势。直接后果就是教师的教学、科研比重严重失衡,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课堂教学,而无精力从事科研工作。这是新形势下产生的新矛盾。即使仓促间,引入师资人才,但由于年龄普遍偏小,在师资构成中占比很低,一时间难堪大用。而且在引进师资时,也不能盲目靠增加人数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需要从全局出发,做出长远规划,切实考虑到实际情况,如学生的构成,学科的特色,地区的优势,未来的发展,制定人才引进数量、类型的计划,来匹配因扩招而引起的失衡师生比。

如上三点问题,说明高校为求发展,引入高层次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时,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更不能一蹴而就。过程中,我们要尊重规律,以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有序推进,最终实现“双一流”目标。关于引才纳贤的制度设计,笔者从检索的相关文献,归纳出以下几种思路,以供参考:

(一)我国科技人才体系培育的四个阶段

1. 恢复调适

拨乱反正前,我国的科技人才凋零殆尽,各方面人才资源奇缺,以恢复高考、增加公派留学为标志性事件,我国开始以“多出”、“快出”的策略,急速恢复、重建我国的科研人才队伍;

2. 初步确立

以博士后制度的建立为标志,我国科学人才体系初步形成,各类人才也初具规模,内涵也丰富起来,并向着细分发展;

3. 深入推进

以正式加入WTO为标志,从此中国加入了国际市场竞争,竞争的残酷性,让我们意识到人才的作用,从此奠定我国引进人才的战略,这一思想的转变,大大改善了人才外流的状况,归国的人才开始多了,人才搞出来的科研成果也多了起来;

4. 全面建设

科技人才总量首超美国是此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提出了以创新促发展的新方向。历史证明,我国拥有一个独特的人才体系,它在制度的优势下,迅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变强的全过程;同时又不依赖制度,以开放的态度,兼容并蓄,时时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适应,塑造更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新体系。

(二) 政府、高校、教师的“三元主体”化

在逻辑推导上,把政府、高校、高校教师分成“三元主体”,三者各自明晰自己的责、权、利,同一框架下,相互制衡,在磨合过程中发展。以往的历史,都是片面的强调政府和教师二者的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高校“解读政策”、“组织评估”的职能,造成政府、教师不能“读懂对方”,无法激发出真正的“学术活力”。

(三) 多角度地统计分析与提取数据

尝试从多方面提取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从中挖掘规律或发现趋势。有人曾以大学排行榜数据为基础,用加权算法,构建数字模型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是传统优势省市的数据仍然领先,但它们却出现颓势,而新兴省市,高校教育质量呈现出了上升趋势,说明高层次人才的成功引入,的确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系统论

将引进人才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象来研究,从整体出发,做好规化,研究整体的同时兼顾构成各要素,制定各种针对性策略,齐头并进,统筹落实,从整体把握系统,用以下四个指标来考查:引进的人才确定符合自己的需求;引入的人才能否融入这个集体中来;在集体中能否发挥他的真正作用;有没有形成真正的归属感。来最终判定是否达到最优的目标。

找到了问题所在,也寻到了科学方法论做指导,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显著的差异。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即使是同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不同地区仍会出现差异:第一,从指导思想上来看,一般政策的制定者更倾向自己区域优势明显的地方,更具特色的学科倾斜;第二,在资金策略上看,用分层分类的方法,差异性的支持,具体操作时,一定会结合自身情况、前后政策,进行现有资源的整合,最终投入资金;第三,在保证策略方面,强调制度建设,用绩效考核的方法,动态评定目标完成情况。所以,原则性和灵活性两者兼顾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赵国钦.新一轮“人才争夺战”的工具导向和价值反思: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年06期 第75-84页

[2]李佩弦.“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现状与路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第2-3页

[3]柳利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21个省(市、区)“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北京教育(高教). 2018年04期 第23-25页

[4]王平.“双一流”背景下山东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策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年04期 第79-84页

[5]李燕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展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年11期 第30-43页

[6]姜超.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研究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7]李子联.高等教育质量的宏观测度与时空差异——中国大学排行榜数据背后的故事.教育与经济. 2018年04期 第61-68页

[8]刘永林.“双一流”建设下人才引进的“四个度”.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年04期 第66-69页

[9]褚照锋.地方政府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策略与反思——基于24个地区“双一流”政策文本的分析.评价与管理. 2018年01期 第31-37页

作者简介:李庆珍,(1978-11)男(汉族),山东鄄城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