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树》中的叙事视角和话语蕴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2

浅析《青树》中的叙事视角和话语蕴藉

王雪琴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新疆 832000

摘要:本文就从董立勃的创作经历来说, 分析在“下野地系列小说”之后,他所创作的《青树》,立足文学的叙事角度,探讨作品中所体现的话语蕴藉。

关键词:创作,叙事角度,话语蕴藉

、作者创作

关于董立勃,大多数人熟知他,源于他所创作的《白豆》发表在《当代》第1期上,荣获《当代》文学拉力赛2003年首站赛“最佳”称号。《当代》编者评价他的小说:“一部长篇小说刊登之前,全编辑部的男女老少都传看且叫好,已经很难得了,而这不把编辑部男女老少都感动的刻骨铭心的西部经典,仅出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之手,就更难得了.”1《白豆》文笔清晰,景象凄美,阅读时如沐春风,使得董立勃进入大众视野。九十年代初,董立勃的创作进入停滞期。基本没有动笔,也没有发表过任何小说。对于此,董立勃这样解释:“一件事总是做不成,就会灰心丧气,就不想再做了。……”一番沉积之后,他还是选择继续写作。停滞期的思考与沉积,为他重归创作后,推出的《白豆》《烈日》西部之作奠定了基础。

新世纪初期,他陆续推出“下野地系列小说”集中讲述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野地垦荒女性的婚姻恋爱故事,为读者创造出一系列有血有肉,形象鲜活的女性角色。这段时期的小说创作,使得董立勃在文坛声名鹊起。另一方面,有人指出其写作暴露出不可忽视的缺点,引人注目的是其小说的叙事重复现象。杨光祖分析董立勃小说《白豆》《烈日》《乱草》时指出:“董立勃三部小说虽然不同之处有很多,但相似之处也有很多。比如:强奸情节,复仇情节,三角关系,处女情结等。”2逐渐有人开始质疑董立勃小说无法突破时候,他所创作的《青树》,逃离了叙事重复的预设 ,展现出不同于以往作品的叙事视角和叙事风格。

《青树》讲述了一个女人为夫寻仇的故事。主人公青树是一个年轻俊美的女人,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叫做胡杨的小镇上,在为夫寻仇的过程中,与其他四个男人产生了情感纠葛。这部作品不同于以往平铺直叙的叙事风格,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新的阅读视角,形成了与“下野地系列“不同的文风。作者创作的对象依然是一位女性,但与“下野地小说中塑造”的女性有大不同。《青树》中的女性,生活在广阔的历史环境之下,婚恋观自由,人格上更独立。

二、叙事视角

法国学者热奈特则用聚焦点这概念来分析不同的叙述视角。他将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三种类型。3 “零聚焦”对应第三人称视角,无固定的全知视角,“内聚焦”对应的是第一人称视角,从某个人单一的角度讲故事.《青树》这部小说集中运用了“零聚焦”和“内聚焦”这两种叙事视角。这是创作者与前期作品相比新的突破。

“当这个叫青树的女护林员出现在树林子里时,带起的尘土,会像雾一样弥漫,因为她骑的那匹白马,跑起来,钉着铁掌的马蹄有些狂野。还有,如果我们正好在林子里和这个叫青树的女护林员相遇,我们很可能没法看清她的脸”4

这段用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对于作者而言,这种视角,使作者获得了充分的叙事自由,具有很强的掌控力。这种全知全能的方式很受作家欢迎。作者在文中使用这种“零聚焦”,一方面是客观叙事的重要体现,完全跳出故事本身的角色束缚,以冷静客观的眼光审视一切。另一方面,从读者出发,少了很多的亲和力,读者很难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于是,作者又巧妙的使用“内聚焦”的视角,打破读者作为“旁观者”的定位。

“七年前,在西边一个很远的地方,在一片古老的胡杨林里,有一个男人死了。这个男人是我丈夫,他叫纪明,是一个护林员。他死了,他是被人杀死的。” 5

此时,叙事者变为故事中的角色,叙事焦点移入作品中,成为内聚焦。第一人称角色会显得人物心理“透明”,易于理解。同时,这个视角,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运用这一视角,使读者在听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视角的使用,打破第三人称视角为作者带来的全知全能“过分的”掌控力。

《青树》这部作品结合“零聚焦”和“内聚焦”两种方式。在文中,几乎是贯穿全文。作者在使用完第三人称后,定会再以第一人称自叙。

“青树转过了身。青树看到孙开平,青树的表情好像不认识孙开平了。”

“一个七年不见的人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所以我的激动,又会比别人更多一些” 6

这样叙述角度之间的迅速转换,使读者能观察到主人公内心的变化,激起读者继续阅读的渴望。

三、话语蕴藉

索绪尔认为,语言进一步区分为语言系统和言语两种成分。前者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7言语构成了话语,文学作为一种话语,与政治,哲学语言不同,具有“蕴藉”的特点。蕴藉则是指内部包含多种复杂意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中蕴含深厚而有余味深长的意义状况。语言,句子,意象,音调,都是文学活动中蕴藉的构成体。

“又刮风了。

这个地方经常刮风,风刮起了很大,沙尘在空中飞,发出一种怪叫,天是暗的,看不清了地是昏的,找不到路了。走兽躲进了洞,飞鸟藏进了窝》。”8

此段虽在写风,但不是单纯的写自然环境。与后文中主人公自述丈夫出事时的自然环境是相似的,文章有前呼后应的意味。飞禽走兽都回家了,主人公却每每在这种天气里奔跑,文章余味深长,旨意复杂。利用话语蕴藉使得文辞形成“话中有话”的感受。

“孙开平的表情一定很悲伤,但孙开平的脸上一定不只是悲伤。” 9

尖锐的笔锋,似乎将孙开平的在墓碑前的神情样貌一笔一笔的勾勒了出来,但这不只是悲伤到的表情里还有什么呢?就蕴藉了很多重意思,留给读者尽情填补。这一点也符合了话语蕴藉的特点,含蓄与含混。看似单一而确定的一个多重不确定的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孙开平不仅有悲伤,还有复杂的情绪在其中。

《青树》这部作品中,叙事视角的不同以及文本中大量的话语蕴藉,使人物的心理及时的暴露在读者面前,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文章更具生命力,较之作者以前的作品有所突破。

四、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1月版

[2]董立勃.《青树》[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版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铭凯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罗曼·英加登. 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晓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出版



1 编者的话《当代》[J].2003年第1期,第2页

王雪琴 (1993- )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2 转引自 杨光祖:《才情独异的自我寄生性写作-------对董立勃近期四部长篇小说的解读》[J] 《青海湖》2004.年第8期第26页


3 转引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1月版第250页

4 引文 董立勃:《青树》[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年5月版第3页


5 引文 董立勃:《青树》[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年5月版 第2页


6 引文 董立勃:《青树》[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年5月版 第64页


7 转引自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铭凯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8--37页

8 引文董立勃:《青树》[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年5月版 第2页

9 引文董立勃:《青树》[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年5月版 第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