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快乐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9
/ 2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智慧课堂 ,快乐课堂

胡用胜

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初级中学 445403

摘要:生物课程是探索地球生物奥秘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手脑并用,激活创新意识,拓展发散思维,体会生物学科的魅力。因此为了提高生物教育的有效性,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思想,教师要不断探索与创新生物教育新模式,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快乐课堂,让学生遨游在趣味的知识海洋,深化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智慧课堂; 快乐课堂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快乐课堂,教师亟需树立教育教学的新观念,把握“教”与“学”的角色定位,打造趣味、生动的实践活动,通过妙趣横生的生生互动与师生交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找到学习方法,开启创新思维,提升学科素养。有关生物课堂的教育创新策略,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

一、渗透生活元素,深化知识理解

生物学科的本质是探索生命现象、总结生命活动规律,知识内容看似抽象难懂,实则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应结合教材挖掘生活元素,从生活视角阐述生物知识,更易于中学生的理解与接受,增添生物课堂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以《细菌、真菌和病毒》教学为例,先以设问置疑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你在生活中见过细菌和真菌吗?它们是什么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才发现原来生活中有很多细菌和真菌的现象,如发霉的蛋糕、木耳、蘑菇等等,再继续追问启发:“你知道菌落在哪些条件下能够生存吗?平时大家喜欢把食物放在冰箱里延长保质期,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个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唤醒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体验生活中的生物常识,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二、开展小组合作,体验探究乐趣

构建生物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快乐课堂,其本质是回归教育的本性,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多元策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学习《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本节课以合作学习策略优化实验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条件可能影响种子萌发,如湿度、温度、光照、土壤等;然后按照大家的意愿分成不同的实验小组,有些小组探究土壤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有些小组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最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相对完整的实验结论。整个教学过程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模式,将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有机结合,增添了实验过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也开启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一举多得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巧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

生物课程本身具有微观与抽象的特征,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必然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照本宣科的理论灌输模式,积极应用学生熟悉的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充满智慧的视听课堂,化解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益。例如,学习《血液循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心脏的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血管功能。但是由于这些内容的特殊性,如果不能直观地观察,单凭想象很难理解。这就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展示3D心脏动态收缩模型,自由地旋转与分割,大家对“心脏的四腔”有了初步认识,再播放一段Flash动画,演示血液循环,促进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本节课的学习难点迎刃而解,为学生构建了真正的高效课堂、智慧课堂及快乐课堂。

四、组织趣味游戏,提升教学质量

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设计高效学习方案,必然要认清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既要注重讲解知识,也要丰富实践体验,通过组织精彩有趣的生物游戏活动,放松课堂氛围,体现寓教于乐的优势,激起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例如,学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神经”的存在,在课堂上组织有趣的“测一测你的反应”小游戏,以同桌二人为一组,一人手拿直尺,一人伸出食指和拇指,快速用两根手指夹住掉下的尺子,记录每一次的刻度。反复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再根据游戏情况提出问题:“大家都熟悉膝跳反射,那这个小游戏中的反射是一样的吗?”“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反射的过程”。因为有了趣味的游戏体验,大家身心放松,也能积极地思考问题与探索问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五、设计微课活动,促进深度学习

微课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产物,体现了“先学后教”思想,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微课视频,有利于整合零散、抽象的知识点,化解疑难问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促进更高效、更实用的深度学习。例如,开展生物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时,以往大家在实验中最容易混淆细胞、气泡及污垢;或者不知道如何调节低倍镜和高倍镜,对细胞数目、大小的观察不准确等等。结合反馈的这些实际问题,录制一期微课视频,专门讲解实验操作过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将学生带入一个妙趣横生的微观世界,大家也体验了实验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进而端正实验态度,提升实验能力,强化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打造高效课堂、智慧课堂与快乐课堂,这既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发展需求,也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成长规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过程中,要综合考量与探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每一个教学环节,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奥秘、感知生命价值,在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吴叶兵.互动型教学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对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9):147.

[2]甘正兰.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J].求知导刊,2020,(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