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民族认同感培养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9
/ 2

初中语文教学中民族认同感培养策略探究

张日新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天娇校区) ,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国家是民族的根基,民族是国家的希望。在各民族发展的今天,国家与民族已融为一体。国家是大家庭,各民族都是它的孩子,这些孩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均具个性化的魅力与价值。国家的兴衰关系到民族的荣辱,民族的发展是国家进步的标志。合理化增强对民族各方面的认同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一大前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相辅相成,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培养民族认同感;策略

引言:

国家一般由少数或多数民族群众组成,大多民族的特色文化,之所以能够作为精神财富,得以保存和流传到现在,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有着密切联系。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离不开以增强民族认同感为基础,更离不开对世代国人的倾情教育。对于民族认同感有待加强的初中生来说,把民族认同感作为重点思想教育内容尤为重要。

一、存在的问题

(一)言同行异

生活习惯不同,接受的历史文化不一,发展的个性差异,知识能力有别,地位观念不平等,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是各民族间不易达成认同的主要原因。对少数和多数民族之间的互相认同感产生了影响。认同流于形式、崇洋媚外、盲目自卑崇拜的现象,影响着辨别能力弱的大多数学生。

(二)省力式抓思想

一些教育局、学校和老师仍旧重视应试的教育方式,造成学生木偶式学习,缺乏主动性且思想教育不过关。这种重知识轻素质的行为,致使学生不吸收传统思想文化营养,老师在培养民族认同感的路上停滞不前。

  1. 偏离联系的轨道

在偏激的方向追求个性化发展。老师过分在意成绩,使缺乏理性认识的学生也只看中主要课程的分数,忽略思想进步。初中生很难理解民族大义对国家的情感,习得国家的血液中流淌着的民族的精神,加上不解方针、政策,不解民族认同感,过多关注自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不足。

二、自然吸收“认同”的营养

(一)以德为核心,健全思想

老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的同步进行,学生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更容易理解个人和民族及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集体利益为主的重要性。要把教育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的认同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激发学生的热情、主动性。个人认同感是点,国家认同感是面,老师要用民族认同这条线,引导学生联系起来看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力,如在九年级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让学生通过语言的特点,驳论的论据,仔细体味鲁迅的呐喊和对祖国的热爱,进一步增强其团结自信的爱国情,切实提高认同感的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集体观——各民族同属一个国家,各族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密不可分,老师要在少数民族学生已有的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国家认同感[1]。比武力侵略更恶劣的是不良思想的渗透,必须引导学生将其与正确认识民族文化认同区分开,懂得固牢思想堡垒,认同爱国的统一思想。还要引导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提高见识能力,避免盲目跟风气。结合教学目标、时政热点等,以学生易感兴趣的图文声或视频导入课程,制造相关情景。如学习七年级第五单元的《伟大的悲剧》,借助关于南极探险的电影等,让学生感受情节氛围,明白团结力量和牺牲精神。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将知识经验与活动实践相结合,开展学习讨论,让其主动查资料,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没有集体就没有民族,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让学生在理解解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认同,提高自身的民族凝聚力——没有认同感,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宁静的校园生活。

(三)在现实中“接触”,在精神上画“圆”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在小事中有大发现。采用问答方式,如两根木头为什么可以当筷子用,一双筷子间有什么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引到课题上来,少数民族的音乐好听,服装有特点,毡子上的图案精美,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吗?什么是民族认同感?民族英雄为人纪念的原因是什么?借助典型事件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民族认同,说说民族认同的作用。疫情期间,各个医院的医者,为支援武汉拧成一股绳,付出汗水和生命的代价,舍身忘我和民族认同的关系?很多国家都受到了病毒的影响,多次封城,如果有一个措施不到位,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有些事可以自己完成,如果是关乎到世界人的大事呢?疫情期间,中国给日本等一些国家捐赠了物资,有什么意义?让学生结合现实看到对民族用真挚的情,对祖国用忠诚的心。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为之努力,在理解共同心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民族认同感。再思考一下本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外国是否也有?为什么取精华,去糟粕?是否学前人或借鉴外国即可,为什么思辨创新?让学生懂得想自信须自强,知晓和而不同,包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未知的领域继续拓宽知识面[2]。帮助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让其感受奉献——大海胸怀大爱,所以不同于自顾自流淌的溪流。

三、结束语

民族的不一定是国家的,但国家的一定是民族的。个体与个体之间需要认同,国与民之间亦是如此。这里的认同即“虽然有不同处,但都是一样的人”而非“必须像我这样”,不认同有可能是民族歧视的表现,而认同更多是广义上的包容。老师要帮助各族学生形成核心意识,做新时期里有自信、学政治、爱团结,肩负中华民族发展使命的少年。

参考文献:

[1]吴玉军,付赵震.论国家认同视域中的民族认同建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000(001):56-62.

[2]杨全海.中华民族文化多样化发展中文化认知偏差及其消解路径[J].法制与社会,2020,000(011):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