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 B型脑钠肽水平分析

李坤成

容县人民医院,广西容县 537500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NT-proBNP)表达水平,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支持。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心肌梗死类型不同将其分为ST段抬高型患者(n=42)与非ST段抬高型患者(n=38),回顾性分析入组病例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统计心衰、复发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结果:与ST段抬高型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患者血清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与ST段抬高型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患者心衰、复发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休克的再发生率明显更高,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也有显著差异,其中非ST段抬高型患者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更高,临床可参考NT-proBNP水平来预测心肌梗死病例心血管风险,血浆NT-proBNP对于非ST段抬高型病例具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关键词】心肌梗死;B型脑钠肽;ST段抬高;非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血氧匮乏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以胸闷、心律失常、急性循环障碍以及胸部剧烈疼痛等表现为主[1]。最近几年来,国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对民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临床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手段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等等,其中尤以心电图的应用最为广泛。按照心电图ST段变化情况可将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以下两种:(1)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两种心肌梗死病例的发病机制各有不同,而且临床特征表现也有一定差异。血清NT-proBNP是心脏分泌一种短肽激素,具有扩血管、利尿利钠等作用。研究表明,一旦心室负荷增加、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受损等情况,人体内会合成NT-proBNP并大量向血液中释放[2]。现阶段血清NT-proBNP已经被临床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在心力衰竭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脏疾病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主要对比了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NT-proBNP)表达水平,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支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入组病例纳入标准如下:(1)均确诊属急性心肌梗死,且均为首诊病例;(2)符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3)无交流沟通障碍,意识清晰,神经系统及精神状况正常;(4)无急慢性肾炎、肺栓塞以及主动脉夹层等其他病变;(5)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病例排除标准如下:(1)合并精神或者神经系统症状,自我意识不清;(2)病情严重程度较重采取冠脉介入治疗;(3)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多系统病变病例。按照根据心肌梗死类型不同将其分为ST段抬高型患者(n=42)与非ST段抬高型患者(n=38),其中ST段抬高型患者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9.4±1.7)岁;非ST段抬高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0.1±2.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嘱两组患者检测当日清晨保持空腹,采集3ml肘静脉血样本,装入血清离心机做离心处理,然后放入医用存贮箱内保存,保存温度为-4°C。对两组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为ALOKA-F7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另记录两组患者心衰、复发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再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T段抬高型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对比

与ST段抬高型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患者血清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ST段抬高型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对比(x±s)

分组

例数(n)

血清NT-proBNP

ST段抬高型

42

136.80±15.33

非ST段抬高型

38

255.84±18.82

t


14.037

P


0.000

2.2 ST段抬高型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对比

与ST段抬高型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患者心衰、复发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休克的再发生率明显更高,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ST段抬高型患者与非ST段抬高型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对比(n,%)

分组

例数(n)

心衰

复发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合计

ST段抬高型患者

42

0

1

1

2(4.8)

非ST段抬高型患者

38

2

4

2

8(21.1)

χ2





4.841

P





0.030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急性供血不足,心肌细胞血氧供给匮乏或坏死所致[3]。本病发病急骤,具有较高的临床病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文献报道指出,早诊断、及早施加干预可以延缓心肌梗死进展,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存质量。NT-proBNP是人体内部分泌的活性肽成分,含有32个氨基酸,具有扩张血管效应,改善心输出量的效果。一般来说NT-proBNP分布于心室颗粒状囊泡内,同时向血液内缓慢释放,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心室肌细胞一旦受到较大张力影响,或者心肌细胞血氧供给匮乏的情况下,血浆NT-proBNP水平就会明显升高[4]。现阶段临床已经广泛应用血浆NT-proBNP辅助诊断心力衰竭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常见心脏疾病,但关于血浆NT-proBNP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报道相对较少,临床研究有限。本研究抽选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对比了不同心梗类型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显示:与ST段抬高型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患者血清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其次,与ST段抬高型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患者心衰、复发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休克的再发生率明显更高,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血浆NT-proBNP作为神经内分泌激素的一种,其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临床认可,并且被视为心力衰竭临床诊断的一项标志物[5]。有报道[6]称NT-proBNP、hs-CRP与WBC联合检测急性心梗时灵敏度与准确度明显高于hs-CRP与WBC,指出NT-proBNP可用于评估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这一观点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也有显著差异,其中非ST段抬高型患者血浆NT-proBNP表达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更高,临床可参考NT-proBNP水平来预测心肌梗死病例心血管风险,血浆NT-proBNP对于非ST段抬高型病例具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聂莉莎,牟永平.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8):2529-2530,2533.

[2]卢家忠,戎成振,吕新才, 等.血浆NT-proBNP对心肌梗死发病部位及患者生存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9):115-117.

[3]王丽,华琦,王云飞, 等.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预后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3):241-244.

[4]曾文杰,刘勇,胡晶.血清脑钠肽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J].医疗装备,2020,33(17):48-49.

[5]董磊,樊泽元,简新闻.B型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治中的作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3+5.

[6]周科晓.联合检测血清心肌酶谱、hs-cTnT、MYO与BNP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J].黑龙江医药,2020,33(04):9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