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冯顺琴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四小学 563000

摘要:新课改目标的设立后,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依据新理念要求,教学面向所有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综合发展被作为教学目标而提上日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以小学数学为例,自主探究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们数学学习能力的途径,无疑是对教学的一种推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接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变革,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核心,倡导自由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实践、探索,培养具有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栋梁。小学数学学科本就以灵活性和逻辑性为主要特征,这就代表着定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长期的发展效果不佳,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1. 当前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现状

  1. 忽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忽略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和课本内知识的讲解力度,而忽视了数学学科本身的灵活性,忽视了数学学科对学生本身的作用,达成的短期目标并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以致于缺乏对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培养,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降低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时分秒》为例,该段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认识时分秒、理解其含义,并学会时分秒的换算,所以一些教师在课上教授学生关于时分秒的理论知识,并以书本上的习题练习为主,以习题的对错来判断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仅此而已,但却忽视了本节课的长远目标,即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探索,使得教学过程中缺乏了探索的过程。

  1. 忽略数学教学模式的更新

虽然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航向”,但应试教育依旧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一些教师就会延续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结合起来规划教学内容,并且极为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将此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依据,但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节奏,面对数学知识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消化方法,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却始终没有提上日程,直接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位置和方向(一)》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结合课本上的方向示意图告诉学生“上北下南”或者辨别方向的方法,而考试也会以示意图的方式进行考察,所以学生对于方向的了解就只会局限在理论知识上,缺少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向辨认的步骤。

  1. 数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自主探究能力强调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和自觉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极为合理的学习方式,由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1. 营造环境氛围,唤醒学生探究意识

学习情景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如与几个正在学习的人坐在一起,你也会不自觉地加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由此,教师则可以通过对教学环境的渲染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营造出适合学生发挥自主学习力的情景氛围,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学环境的改变实则是对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而情景教学法具体是指教师通过利用外界的环境,实现与学生产生心境共鸣的教学方法,这个环境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情景越形象,效果越显著。将知识与情景结合在一起,能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实现有效的教学转化。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这是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与分数相关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会有难度,且不好掌握,此时学生就可以为学生们创造课堂情景,如将学生们引入问题情景。以上节课的知识为基础,教师对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对学生们提问,并在课上提前准备好被切为四等分的糕点,当学生答对问题时,教师就奖励学生一块,直到四份糕点被分完。这时,教师进入本节课的正式话题,“大家中一共有四个人获得了糕点,四个人里的每个人都是获得奖励的人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四个人分别获得了四块糕点中的一块,也就是四分之一,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分数。”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分数这个概念有所了解,而对此是否理解透彻,将在接下来的讲授中进行解答和深入。

  1. 结合生活实际,加速学生理解知识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都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缩短理论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对于数学而言,就是要让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这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却是缺少的。因此,结合生活实际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讲解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延伸,结合实际生活体验进行教学,努力深挖一些生活教学素材,作为教学案例,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逐渐形成知识联想的习惯。

以《时分秒》为例,教师要教给学生们的不只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有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比如学生们需要建立关于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真实感受下一分钟的时间究竟有多长?一秒钟的时间有多长?让学生们形成对时间长短的认知。“虽然一秒钟很短,但是却有大用处。”此时教师就可以距离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如短跑时,一秒之差就能相差千里,让选手无缘颁奖台而落榜,以此来提醒学生们要形成节约时间的观念。

  1. 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课堂教学反馈

自主学习行动是一种思想配合的行为,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最好是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探究欲望,端正其学习的思想态度,从本质上让学生对自己形成监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自尊心和好胜心的特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形成对学生的表扬和评价体系,获得自主性学习课堂的反馈,尊重学生自学的成果。

总体来看,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当学生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就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摆脱对教师和课堂的依赖,这对学习数学的小学生而言,能够有效培养其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小萍.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20(12):78-79.

[2]张有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21):53.

[3]林东炎.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