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周梦竹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病例类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研究起止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例数量:80例,分组原则:随机数字原则,分组数量:两组,命名规则:观察组,对照组,对应护理方式:综合康复护理,常规护理,评价指标:肺功能(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吸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吸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等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要更明显,同时生活质量评分也更高,组间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综合康复护理是一项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肢体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确切,值得选用。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比例逐渐增高,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长,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对于慢阻肺患者的治疗除缓解临床症状、控制气道炎症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也必不可少。基于此,本次试验展开探究,纳入于研究期内(2018年1月-2019年12月)80名老年慢阻肺患者,着重分析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类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原则: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2],吸入200ug沙丁胺醇气雾剂后,1s内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低于70%,存在气流受限状况;研究起止时间: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例数量:80例,分组原则:随机数字原则,分组数量:两组,命名规则:观察组,对照组,对应护理方式:综合康复护理,常规护理,评价指标:肺功能(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吸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生活质量评分,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中涉及80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高者98岁,年龄最低者78岁,平均年龄(84.14±5.46)岁,将所有患者的病例基本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其差异无一般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服药,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状态,叮嘱患者进行体育锻炼,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主要包括:①用药指导。叮嘱患者坚持吸氧与服药,每日吸氧量及吸氧时间分别不应低于2L、15h,对于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支气管舒张剂所采取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进行针对性处理,如较严重应叮嘱患者回院处理;②生活护理。通过专家宣讲、病友交流等形式,告知患者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使患者提高忧患意识,从思想中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后果,此外联合患者家属,从家庭层面入手,控制患者接触香烟、酒等物品;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健康,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病人机体的免疫力;加强患者的户外运动锻炼,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的运动锻炼方法很多,如步行、慢跑、走跑交替、踏车、爬楼梯、太极拳、跳舞等。应根据每位患者的体能、兴趣和条件来选择,以增加患者的体质;③康复训练。呼吸肌锻炼可以明显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可以对呼吸肌疲劳和呼吸衰竭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1.3观察指标

肺功能(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吸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生活质量评分[3]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借助信息软件SPSS20.00,计算规则如表1:

表1 计数与计量资料评价值

指标

统计方法

检验方式

统计学差异性标准

计数资料

%

x2

p<0.05

计量资料

5fc9d5e77ac4f_html_f424173bff83a9e5.png

t

2结果

2.1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吸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等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要更明显,同时生活质量评分也更高,组间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比

组别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L)

用力肺活量(L)

第一秒用力呼吸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生活质量评分(分)

研究组(n=40)

1.82±0.36

2.84±0.46

61.31±2.55

68.75±16.22

对照组(n=40)

1.48±0.18

1.70±0.27

47.76±2.24

89.08±17.36

t

5.6033

14.1711

26.4811

4.7643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慢阻肺患者由于自身机体肺功能的下降,活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随着病情的加重,疼痛难忍,患者受病情影响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治疗康复[4]。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涵盖了患者的心理、运动以及生活等各方面的康复性护理措施,其以健康教育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改善,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在患者日常的全身锻炼过程中增强了患者的日常活动量及耐力,通过营养支持,促进了患者机体与免疫力的提高,减轻病情急性发作程度与发作频率,全面提升治疗效果[5]

综上,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综合康复护理是一项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肢体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确切,值得选用。

参考文献

[1]蔡蕃哲,唐青妮.综合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室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恢复效果[J].特别健康,2020,(19):90,92.

[2]郑月秋,张爱萌.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肺功能的作用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7):215-217.

[3]胡姮,廖珍慧,金蕾.综合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995-3997.

[4]杨喜梅.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1):179-180.

[5]赵永杰.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5):14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