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柔性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吴妍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肝胆科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柔性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7月-2020.7月之间,于我院肝胆外科中住院接受治疗的男性患者共计9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实施柔性管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的负面情绪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实施柔性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技术操作、服务质量、病室环境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柔性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柔性管理;肝胆外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前言:柔性管理模式是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制定出具有人性化特点的管理模式,以满足患者的各方面要求,从而可以起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树立自我管理意识的作用。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对柔性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选取我院肝胆外科中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9.7月-2020.7月之间,所有患者均为男性,经沟通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入组标准。入组后,需要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小值为22岁、最大值为47岁,平均年龄为(38.26±1.47)岁,其中胰腺炎、胆囊炎、结石、外伤的例数分别为6例、3例、36例、2例;观察组中,年龄最小值为25岁、最大值为46岁,平均年龄为(36.42±2.33)岁,其中胰腺炎、胆囊炎、结石、外伤的例数分别为3例、2例、39例、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柔性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需要开展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即加强对所有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学习,使其可以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进而可以更好的应对肝胆外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对于新入职或者是年轻护士,缺少临床工作经验,可以鼓励其向资历高、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和请教,学习更多的护理经验,有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其次,需要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排班,采用弹性排班的方式,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在下班后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进而可以避免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而出现生理和心理压力增大的现象[1]。同时,护理部和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护理人员存在的困惑,为其营造出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再次,需要鼓励护理人员多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对于护理方面的要求,从而可以在明确患者中心地位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同时,针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从而可以提高患者的正确认知度,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最后,需要制定明确的奖惩机制,定期对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出现不足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助于护理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化[3]。而对于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即包括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部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和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负面情绪评分包括了焦虑和抑郁,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满意度评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中主要包括了技术操作、服务质量、病室环境三方面,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各方面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和处理,以(X±S)表示为焦虑、抑郁评分和技术操作、服务质量、病室环境满意度评分,经t值检验后,以(P<0.05),表示为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1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观察组

47

54.72±2.33

31.25±1.62

55.69±2.63

32.27±1.16

对照组

47

54.58±2.47

43.77±1.86

54.97±2.48

45.22±1.43

t值


0.1762

9.5627

0.1375

9.4476

P值


>0.05

<0.05

>0.05

<0.05

据表1可知,实施柔性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状况明显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2 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评分(X±S

组别

例数

技术操作

服务质量

病室环境

观察组

47

96.77±2.54

95.86±2.93

96.63±2.16

对照组

47

83.52±2.24

82.79±2.18

82.55±2.06

t值


11.5624

12.4912

12.7814

P值


<0.05

<0.05

<0.05

据表2可知,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有着明显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护理体系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善,即明确患者在护理服务中的主体位置,根据患者的真实需求来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从而可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4]。具体来说,可以实施柔性管理模式,以发挥其人性化管理的优势,在尊重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同时,构建出良好的护理环境,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实现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知,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在技术操作、服务质量、病室环境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6.77±2.54)分、(95.86±2.93)分、(96.63±2.1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知,在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采用柔性管理的模式,有助于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若梅,刘凌云,陈小华,黎艳芳. 肝胆外科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6,34:43-45.

[2]王虹,陆志华,戴途.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肝胆外科患者中对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探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10:1480-1483.

[3]袁志平. 浅谈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患者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3:98+100.

[4]陈掌珠,唐斌,洪菊应. 细节管理措施在肝胆外科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7,35: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