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3

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研究

周亮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工程总承包部 100088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由于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建筑行业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的把控工程造价以及成本控制,只有很好的把控这两项因素,施工单位才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实力。


关键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分析与研究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行,建筑行业尤其是施工单位更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注重质量,这对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严格的把控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的控制,是目前所有建筑行业、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的课题。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建筑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较高的施工能力,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土木工程人才越来越多的涌入市场,建筑施工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想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在提高自身工作实力的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自身的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进行优化,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又能够优化自身的成本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整合施工资源,提高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使自身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1. 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

1.1完善投标文件,结合市场变化,科学编制投标文件

施工单位想要获得逐渐施工的资格,必须经过投标竞选,只有中标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施工单位。在此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能够提升自身的作业实力、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自己的施工成本,那么将成为投招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股竞争力。想要招投标阶段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需要先完善自己的投标文件,并对其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使其能够在招投标过程中获得更高的竞争力。施工单位需要在实际的调研工作中对工程进行分析与研究,编制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重视的是整合自身的建筑与施工资源,审视自身的经济情况,制定合理的投标文件;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对建筑市场进行分析,不断的研究出目前市场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并对竞争企业进行研究,分析出他们所具有的优势。然后结合对手的优势,对自身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优化,包括对施工方案、施工材料、人力资源、工程设备等等资源进行整合,最大限度的减少这些资源使用的频率,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同时,施工单位还可以结合自身以往类似施工经验对投标文件进行优化和完善,在保证合理、科学的前提下对投标文件进行调整,把已经做

出的资源整合调整加入到投标文件中,使自身的竞争实力充分的展现出来。


1.2结合市场调查,合理制定投标报价

在施工单位确定投标报价文件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市场进行充足的分析和调查,这份调查关系着整个投标文件的制定,因此一定要细致谨慎,并在必要时进行反复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要了解目前建筑行业各种施工建材和设备的市场价格以及价格的浮动趋势,对市场变化进行分析,并将这些调查结果总结形成一份调查报告,向上级汇报。然后,决策人员需要根据调查报告进行研究,针对目前市场的形势,对现有的投标报

价进行优化,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资源整合等方式对原有报价进行调整。当然,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的决策人员一定要科学化、合理化的制定这份投标报价,要让招标单位能够看到真实性,这样才能够提升施工单位中标的可能性。


1.3利用工程量清单计算模式进行工程成本预算

施工单位在完成了投标文件的制定之后,要在最后阶段进行工程成本计算。这个步骤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帮助企业再一次审核施工成本,并对投标文件进行二次调整。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采取工程量清单结算模式对整个工程的成本进行预算。在进行工程成本预算的同时,相关的预算人员要结合招标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以及相应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预算结果出来之后,决策人员还要再次进行分析,尝试能否在此基础上再对成本进行调控,如果可以那么就可以及时的做出新的施工方案以及投标文件;如果不可能就维持原有的投标文件进行招投标工作。


  1.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

2.1重视施工合同

当施工单位进入到施工阶段之后,一定要重视施工合同。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如果没有制定好施工合同,将对工程整体的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一定要重视施工合同,因为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施工单位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认识到施工合同的重要性,比如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和变更索赔问题等。而且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也要积极的遵守施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按照施工合同中的规定完成相应的施工作业,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关于施工方面的纠纷,对于成本控制也有着很好的效果。


2.2科学统计工程量

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最基础的就是工程量统计工作。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在进行工程量统计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施工常识等等。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一定要细致谨慎,避免出现漏算、误算的情况,这会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在统计工程量时,预算人员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配合好,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在统计工程量的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督促,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对可索赔因素也要及时、如实的记录。


2.3控制材料价格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施工材料。施工材料一直都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始之前,一定要对市场上相关材料的价格进行调查和分析,选取性价比最高的材料作为施工用料。由于施工用料的数量比较大,其所支出费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一定要严守合同的规定,合理的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对符合相应标准、能够确保施工质量的材料进行记录,及时的了解这些材料的价格走势。这些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施工单位完成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还能方便竣工后的清算。


2.4严格控制施工变更

在很多建筑企业的施工中,都会出现施工变更。影响施工变更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施工现场地质的变化、障碍物的处理问题、施工现场地形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就会引起施工变更。但施工单位要想很好的完成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就要对施工变更进行合理的控制。想要完成这一工作,就必须充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对施工现场的勘探、施工方案的设计等等。只要这些工作能够做好,那么即使进入到施工阶段也不会轻易的出现施工变更,包括因变更设计而引起的工程规模扩大、增条施工项目和施工步骤等等。如果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不得不对施工进行变更的话,那么一定要经过施工单位工程师、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代表的同意,并取得这几方的签字确认之后,才能够进行变更。同时,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正式施工之前通知所有的工作人员,如果有必要的施工变更一定要提前通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因施工变更所产生的损失。


2.5及时进行索赔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抓住每一个可以索赔的机会,并善于利用招投标过程、施工合同等为自身找出有利因素,同时这些工作人员还要及时的找出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任何可以索赔的情况,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文件,为自身谋取利益。在建筑工程中,可以索赔的因素无非就是那几方面:第一工期拖延,第二工程内容变更等。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施工单位要求索赔的理由。而施工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就对工程进行监控,对于任何可以索赔的因素都要及时的记录,并找出相应可以依据的法律文件和证据,便于在施工结束之后进行索赔。


  1. 竣工阶段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

当工程项目正式竣工之后,想要更好的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严格把控成本,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工作:首先,施工单位要加强对签证的管理力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签证工作,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索赔工作,掌握必要的证据,以保证在后期的清算工作中能够处于一个有理有据的地位。当然,施工单位一定要派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收集对施工单位有利的证据,比如设计变更的真实原因、导致工期延误的不可抗力因素签证等等。在索赔阶段也要积极、及时的给出合理的索赔方案,最大程度上为施工单位谋求经济利益。施工单位在和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之后,一定要注意建设单位的资金流向,并在签约的时候明确约定投入。因为很多建设单位在出现资金短缺的时候会让施工单位进行垫资,这样会增大施工单位成本风险。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他们相对于建设单位其实是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的,他们能够做的并不多,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对自身的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效率提升、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够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因此,施工单位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就要加强自身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以此提升施工单位在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和成本把控水平。


结束语:

施工单位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要完成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因为这两项工作贯穿整个建筑工程当中。因此,施工单位的决策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一定要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等所有工作进行整合,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以此提升工程造价水平、合理把控成本。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要建立起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成本把控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树立起他们的安全施工、严格把控的意识,以此达到不断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坤,冯华.浅析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5):13-14,16.

[2]傅胜平,郑素苹,吴莞芬,陈雪玉,陈晨.基于科学管理的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海峡科学,2018(0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