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探索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探索者

于芙蕾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治平中心小学 322200


摘要:如果在一节课上,学生不断探索,主动求知,那课堂效果一定事半功倍。若想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探索者,就需要教师巧妙地指导学生预习,为课上的积极探索做好准备。同时,教师改变教学方略,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学法,也将调动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当然,教师设计出全新的语文实践与评价模式,也将助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于成为课堂上的探索者。

关键词:三策 语文课 探索者


探索与接受比起来,探索更加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在一节课上,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将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基于此点,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教学策略,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课上运用适当的学法,布置丰富多彩的实践作业等方面入手,展开实践与研究,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 预习之策,勾勒知识体系,为学生投入自主探索做准备

  1. 自主式预习

自主式预习是一种相对开放预习方式,在布置学生自主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不设置任何引领任务,让学生用自己方式去预习,并在预习中获取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预习结束后,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预习成果。这种预习方式,没有教师的引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过,考虑到这种预习方式自主性较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内容相对简单有趣的文本布置学生自主预习。而且,自主预习也要有前提,那就是教师在前期做了大量的预习指导,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方式和预习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预习。

  1. 引领式预习

引领式预习,就是学生在任务或者是问题的引领下预习,方向性比较强,预习的效率也相对较高。在开始新教学任务之前,教师会布置一些任务或者提供一些学习资料,通过这些任务和资料的引领,学生对即将学到的知识做一下梳理或者知识储备,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探索中去。

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围绕即将研读的文本设计一些预习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去完成预习。当然,为了使学生的预习过程更丰富有趣,教师可以用课下活动任务来替换相对枯燥的预习问题。

二 教学之策,打造趣味课堂,调动学生探索兴趣

(一)教之策

1教前互动,全面了解学生

无论是设计教学方略,还是研究实践模式,我们的目的离不开增加课堂的趣味,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调动学业生积极探索的兴趣,提升课堂效率这些基本点。那么,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之前,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特点,就显得很有必要。当然,教师与学生互动也要有一定的方向性,要围绕即将展开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生的兴趣等方面与学生展开交流。教师在互动交流中获取的信息便可以做为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的抓手。

2创新方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2.1营助学之境

恰当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探索热情的激发点,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被情境唤起,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主动探索中去,所以,营造学习情境,是许多教师经常研究的问题之一。其实,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创设乐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视频、音乐来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在教室内摆放实物,张贴挂图来创设情境。当然,通过深入研究,教师借助改变教室布局、变更学习场所,也能营造出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的环境。

2.2融趣味元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就越短,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而新奇有趣的事情则能吸引他们的注意,调动起他们的兴趣。据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增添一些趣味元素,让趣味元素来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在教学中,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与语文游戏等,都可以作为趣味元素引入课堂。

当然,在课堂上引入趣味元素,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也要注意趣味元素的应用要适当适度,不可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方向。

2.3引信息技术

新时代的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成了课堂上常用的教育辅助手段。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辅助教学,不仅能把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灵活行动的形象,而且也能功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创设课堂情境,可以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视频,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索,可以把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供学生欣赏或者学习。

(二)学之策

1教师引领与学生独立探索相结合

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入,学生已在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独立探索是教师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都相对薄弱,还不能完全离开教师的引领与提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巧妙的引领与学生独立探索相结合就显得很必要。

2学生独自思考与合作互助相结合

简单得说,独立思考就是学生独自思考问题,得到答案,从而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互助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学生结合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完成对问题的探索。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识特点,教师可以选择相对容易的问题,布置学生独立思考,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可以留给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这两种学习方法相结合,得到知识的同时,即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与讨论,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调动起学生探索的热情[4]

三 实践之策,检验学习成果,助推学习热情

  1. 多样化实践

新时代的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的学习也并不只限于掌握词句、语法等内容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点,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之后,需要设计出多样化并且富有趣味性的实践练习,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巩固,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既然是本着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止目的,那么设计实践练习项目时,就不能只限于抄抄写写,而是要把练习的内容放宽,对实践的方式进行创新,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流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能提到提升。

  1. 多途径展示

学生认真完成了实践练习,他们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传统的展示平台,就是作业评比,这种形式相对死板,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根据新的实践练习模式,教师也要创设出新的展示平台,也鼓励学生认真地、自主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根据实践练习的形式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方式。学生展示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水平及展示时学生及家长的评价,为学业的作品打分、发奖。展示、评价、奖励这一系列的环节,能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完成任务、积极探索的热情。

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热情,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发散思维,多方入手,展开研究与实践,学生一定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张啟林. 立足生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小学, 2015(7):74-74.

[2]钟诣轶.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7(5):120-120.

[3]孙静.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策略初探[J]. 教师, 2015, 000(007):43.

[4]程珍.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 都市家教月刊, 2016(4).

[5]蒋玉梅.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小学),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