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渗透挫折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渗透挫折教育

洪锦文

浙江省临海市第六中学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实行教育改革,对于不同学科教育教学都提出了相应的指示,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渗透挫折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的教学内容之一,挫折教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适应挫折和对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挫折教育展开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挫折教育

引言:在高中数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耐挫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该学科的过程中面对的困难也更多,所以,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难度优势,是很容易就能够将挫折教育渗透其中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克服困难和解决困难,以此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优良品质的形成,能够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临危不惧,勇于解决各类困难。但是,想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该综合多方面设计教学计划,下文将对其进行一一阐述:

一、转变教学思想,渗透挫折教育

当前我国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独生家庭长大的孩子难免娇惯,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会遇到较多的挫折,生活中的挫折家长可以帮助解决,但是,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只能直面挫折,当学生在遇到学习中的问题时,往往表现的十分急躁,并不能够冷静下来分析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课堂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挫折,以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通常会出现许多难度较大的题,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仅能够给学生造成阻碍,同时还会让学生具有挫败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逆反思想,甚至可能会放弃思考问题,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沟通,并且耐心的引导学生冷静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这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于挫折和困难的抵触感。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挫折,引导学生走向挫折。然后观察学生是如何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的。当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情感后,就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其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例如,进行“解三角形”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数学知识。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是否可以相互转化?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正余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容,如何将两个不同的定理内容进行边角转化呢?当学生遇到困难后,学习过程,就会变得异常艰难,有的学生也很会因此出现厌烦情绪。这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数学问题,利用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探究,使学生掌握公式转化方法。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能够发现两个知识点转化的规律,同时可以灵活应用。利用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设置挫折,增加学生承压能力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晦涩难懂,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自身对于问题的警惕,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设置更多的探究性问题,这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努力解决相关问题。在设置具有挫折性的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抗压能力设置专门的挫折,尤其是针对一些遇到难题就退缩的学生,这将会严重阻碍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发展,所以,教师在设置挫折后,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面度挫折的抗压能力,如此,学生在遇到难度较大的习题时,就不会立即退缩,而是会冷静思考。

三、教师要加强引导,传授学生抗挫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教师要对其加以鼓励,对于存在疑惑不敢发言的学生,教师要加以引导,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困惑,直面困难,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冷静处理。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小的挫折,比如,教师讲解了一道难度很高的习题,在讲解结束后,随机选择一名同学对刚才的解题过程进行复述,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复述情况加以评价,如果该同学回答的并不是很完美,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以避免学生再面对该类问题时失去面对的勇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处理挫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无论是面对哪些问题,一定要敢于尝试,并且要沉着冷静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交流展示讲平等,培养抗挫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和蔼可亲地与学生交流,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欣赏学生的展示,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不同见解。民主平等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安全,体验到被重视的感觉,而不会产生被抛弃的错觉,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回想以前,我在课堂上也曾经想让学生自由竞争。但很多学生会做但又不敢上黑板。常有冷场的现象。所以,我在以后的课堂展示中,做了一些调整,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任务,由这些小组自由推选一位同学上台板演。而这样形成的效果是那些不会做的同学也很心服很虚心地跟着板演的同学一起跑到黑板前,或看或问或争论,课堂一片民主平等的气氛。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尊重。没了被抛弃的感觉,也就敢于面对解题过程中的种种挫折。学习的激情被点燃。课堂效果也就更加高效了。

结束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系统性的设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生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周围的温暖,进而避免产生畏惧的感觉,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教师要对其加以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自己的分析解决相应问题,以此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花.挫折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C]//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7.

[2]朱孟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00(005):P.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