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写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小学语文作文写作

杨梅

湖南省东安县白牙市镇第三小学 425900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其中作文教学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知识吸收和实践应用能力。小学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的创新,结合现代的教学工具和技术,转变课堂模式,多样化地为学生展示写作技巧,使小学生能够真正的爱上语文、爱上写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策略

本文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强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语言、组织能力、素材运用能力和写作情感表达能力。根据这一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写作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不断培养中形成良好的写作素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全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从而保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一、加强课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教学衔接,提升学生多种形式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创新多种丰富的写作形式,通过读与写能力之间的联系,让他们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关系。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阅读,促进对文章主旨内容的理解和延伸,以此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以小学语文教材《山青青》这课为例,老师描述:小草发芽了,悄悄地钻出地面,绿绿的。花儿开了,红的、白的,漂亮极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哗哗的流淌着。你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接下来,便是对春天来了,山坡上的小草发芽了,漫山遍野像铺上绿色的地毯进行描写。这种描写大大丰富了文章的结构,使文章的内容更具可读性。而这段描述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行文方式等写作的相关要素也正是学生写作所需要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其中所蕴含的表现手法,并给予学生详细的讲解。之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手法对学校或者是家乡的树木等相近事物进行描写。以此,提升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写作技巧能力。

二、深挖教材内容的情感思想,提升写作语言的丰富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文章内容,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将文章内容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材阅读时,应让学生主动思考,及时把内心的所想、所感表达出来,可以写成读后感类型的阅读总结,为写作奠定基础。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读后感的形式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情感表达。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学生根据这种内容主旨,便会在心中产生自己的见解。在读后感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能有效地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说明日后该如何处理与母亲的关系。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读后感的写作。他们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有效地表达在读后感中,可以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将思维导图模式应用于写作教学,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将创新的思维导图教学手段应用于习作训练中,大大提高了作文的教学质量。思维导图模式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与写作相关的内容全部整合在一起,学生在写作时便不会觉得没有内容可写。比如,在写作一篇主题为业余生活方面的习作时,要求学生描写自己详细的课余生活,进行文章的写作。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制作习作内容的思维导图,挖掘素材,进行写作。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唤醒学生的潜在思维,让学生将自己的课余体验经历反思融入进文本,达到挖掘素材的目的。如,教师向学生询问最喜欢的课余活动有哪些,让学生把这些活动画在一个导图分支上,再继续问学生活动中发生的趣事,喜欢和哪些朋友一起玩等,把这一系列关于课外活动涉及的问题画在其他不同的分支上。之后,清晰的思维导图便呈现在眼前,而每一个分支便是这次习作的素材。学生将这些素材串联起来,进行写作,便会有丰富的内容可写,以便学生在文章中发挥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情感。

(二)运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阶段进行习作训练时,教师会让学生在下笔之前打好草稿,但草稿形式较为呆板会限制学生的写作思维拓展,而思维导图模式的运用是学生自由地对导图模式进行设计与涂鸦,将导图所包含的写作素材按照自己喜欢的模式进行排版利用,便能激发学生无限想象力。如,在习作训练《最熟悉人的一件事》中,可以拿妈妈为我送伞这件事举例。以往的思维模式,学生只是将整个事情的经过进行叙述,文章内容毫无感染力。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进行引导思维拓展,开发学生想象力。比如,问学生妈妈是怎么来的,来的时候的状态、见到你时的状态、对你说了什么、你内心有什么感受。通过将这些事记录在思维导图上,学生便能对事件进行回忆与联想,想想自己当时的感受,在写作时才能对事件进行饱满立体的还原,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又如关于“未来”主题的文章写作,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科幻片,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突破思维局限,从机器人、交通方式、智能化生活和机械化生产等角度具体化的思考未来生活,让学生以未来视角看待和想象相关问题。应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解决学生的一些实践类问题,例如景色类文章写作中,学生没有机会踏青或写生,但是使用多媒体,可以在影音、视频、图片等方面进行处理,让学生根据多媒体资料展示的内容,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描述所见所闻。

四、总结

总之,教师想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就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写作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有效地拓展写作思维,培养写作所需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同时,加强写作中的情感注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轩.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02):24.

[2]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