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和谐育人环境 促幼儿全面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3

创和谐育人环境 促幼儿全面发展

刘燕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亚运城铁中路一号天誉加拿达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已经从填鸭式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会经历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三大教育模式,其中基础教育对于一个人以后的综合成长和发展都起着铺垫和奠基的作用,而幼儿教育就属于是基础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和关乎其终身教育的开始阶段,同时对其在之后的长远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幼儿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从幼儿家庭、幼师、幼儿园及社会四方面来探讨如何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和谐育人;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家长;社会;

幼儿教育所针对的对象是处于三到六岁的年龄段,还包括学前教育或者是早期教育的后半个阶段。幼儿教育主要围绕“体能,智能,心理能力平衡发展”这些来开展,进而提出了孩子成长的九大目标,即: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和速度。其后面与初等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过程中非常具有关键性的一个阶段。

一、幼儿教育现状

幼儿教育对于一个人今后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如此,在社会中乃至在幼儿家庭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对幼儿自身发展不利的现象,甚至还会危害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2017年11月,有十余名幼儿园家长反映道,北京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孩子们存在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的情况,而且向记者提供了证据,即孩子身上扎多个针眼的照片。“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曝出,令无数幼儿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阴影,令无数的父母心碎,同时也令无数的国人为之愤怒。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幼儿的生命健康。此外,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繁重的课下作业与多个辅导班的学习,让幼儿的身心“俱疲”,让“孩子成为孩子”目标的实现几乎成为现在幼儿教育的一大难题。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需要幼儿教育环境的改善得到不断重视与提升,二则是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来促进幼儿自身发展。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更好的成长,本文也将围绕这两个核心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二、促幼儿全面发展的举措

笔者在本部分中将以幼儿发展密切程度由近及远相关的四个层面展开讨论,分别是:家庭(幼儿家长)层面、幼师层面、幼儿园层面及社会层面。

  1. 家庭方面

首先是关于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问题。只有家长的教育理念正确,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适合进行幼儿教育的家庭育人环境。在以往未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时,大部分的幼儿家长只看到眼前学生的一时得失,如:小孩子在课堂上学会写几个生字、背会了几篇课文,在考试中考了多少分、得了第几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眼前的成长,当幼儿放学一回到家,除了幼儿园老师对幼儿知识学习的督促,还有家庭中家长对幼儿基础知识的“提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通过平时的努力,来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但是,长期的“高压”学习中,幼儿往往成为学习下的“机器”。笔者曾经在长期观察的S市的某一幼儿园看到,一位一直处于学习压力下的幼儿(年龄大致是六岁)已经戴上了厚厚的眼镜,行为处事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六岁孩童该有的活泼与天真。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幼儿家长往往想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而忽略了对幼儿成长过程的陪伴,笔者随机选取了几名S市的幼儿园(A)的幼儿,当问到一星期中大家能每天见到父母的机会以及会和父母一起做家务的机会多吗?仅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回答说几乎每天都有机会。幼儿的发展过程中父母的缺席极易损伤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幼儿自身的发展。若无物质烦恼的家长可以花费较多的时间陪伴幼儿,如利用幼儿的在家时间抽取部分时间与幼儿一同阅读书籍,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或是和幼儿一同做家务,通过和家人一起做家务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力。若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工作的家长也应该尽可能地与孩子保持每天的联系,在联系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当有这个联系作为基础时,我们现在回归到正题中。大部分的幼儿家长要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上述内容中笔者也已经提到)是重中之重。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家长说说而已,而是需要家长用行动来证明,如放低家长身份,以朋友的方式与幼儿相处,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或是自己社会网络中的人际关系来学习“优秀”的家长是如何与幼儿相处。总之,只有家长的教育理念得到转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在与大部分的幼儿妈妈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常常提到大部分的幼儿妈妈会这样说:你看看,那家的孩子,既学习好,还体贴人,不像我家的小孩……尽管这些家长中有些是处于自谦心理,但是在笔者的长期观察中,幼儿长期听到此类话语,会出现两种消极性的极端行为。一是逆反心理,比如说幼儿的妈妈一直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优秀,而自己怎么怎么“差”,幼儿就越会向差的方向发展。其次是幼儿长期在此类话语的“打击”下,极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自卑是伴随在幼儿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与人交往不自信,课堂发言不积极等。因此,家长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不要拿孩子与他人的孩子进行比价,要学会善于发现自家孩子的闪光点。

最后,当家长的教育理念与语言方式得到了改善,那么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便才可能实现。营造良好的育人家庭环境,需要幼儿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幼儿的成长,特别是安全感的培养,既需要母亲的陪伴,也需要父亲的“在场”。严父慈母或是慈父严母的形式对幼儿的教育、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起着双向配合作用。

  1. 幼儿教师方面

幼儿除了与家长的接触方面时间较长之外,与幼儿的老师(以下简称幼师)接触时间也不短,甚至有时候一天之中与幼师接触的时间超于幼儿家长。所以,幼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因此,笔者也将从以下三方面简单展开讨论。

第一,幼师与幼儿的关系,与家长与幼儿的关系相比,是一个一对多的关系。因此,幼师要想高效地促进幼儿自身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育人环境就不得不从两方面进行简单叙述:(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幼师可采取表扬与批评教育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2)幼儿之间关系的培养。幼师可利用一些课堂活动或是课下游戏来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其实现学生间的良性互动。

第二,良好育人环境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幼师除了要关心班级学习环境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幼儿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蒙台梭利认为:通过作业,儿童自然就学会了谨慎、自觉,学会指挥身体的行动。由此可见,幼师为幼儿适当的布置一些课堂作业或是家庭作业是有一定的道理,幼儿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有助于自身注意力、记忆力的培养。此外,在课堂时间中幼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目标感,在游戏中提升幼儿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之,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幼师既不可太过于松懈,毫无课堂纪律,也不应该杜绝一节课由幼师全程向幼儿传授知识的形式。总之,幼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幼儿发展为本。

第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当今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中坚力量”。幼儿在自我认知的萌芽与发展的过程中,幼师的一举一动以及所传授的知识总是会“无形”地输送到幼儿的头脑中。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关乎幼师授课水平的高低(如授课的知识范围、对于授课模式的选取等)。只有幼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师素养得到提升,才会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在提高幼师自身的教师素养以及专业素养方面,该内容仍是幼儿教育中所未充分得到关注的重点内容。

  1. 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们进行活动和生活的两大关键场所,在前面我们已经提过如何可以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接下来笔者将讨论如何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幼儿园几乎可以作为孩子们每天都会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幼儿园教育装备就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连接幼儿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也是加强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所以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人文环境的营造(如课堂学习氛围、家庭教育场景)还需要物质环境的“支持”。笔者对S市的几个幼儿园展开简单了解后发现,幼儿园在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占地面积较大,但规划不合理的现象,有些活动场所过于拥挤,含有潜在的安全问题,这是极其不利于育人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应通过多方面的渠道或途径,如参观不同幼儿园的建设,像其他幼儿园的建设吸取经验,并结合本园的特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来杜绝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此外,由于大部分的幼儿园配备了一些电子设备,如投屏器、电脑等。但存在一些幼师为了简化教学的过程,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了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教学。因此,幼儿园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出一个相关规定,并指导幼师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加强幼儿与外在世界的联系,而非将其作为幼儿与社会的唯一联系,以此来优化幼儿园的教育装备配置,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第三则是幼儿园对于创造幼儿语言环境的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在一个有礼貌的幼儿园学习环境中,幼儿受其“熏陶”,很大程度上会向该环境下的行为方式或是语言表达方式靠拢,这对于幼儿自身素养的提高十分有利。

在笔者对S 市的某两个幼儿园的语言环境不同对比发现如下:

幼儿园(A):该幼儿园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礼貌用语,如在麻烦别人时会说请、谢谢之类的词语......

幼儿园(B):该幼儿园的师生关系所也融洽,但是对于礼貌用语等语言环境的培养不太重视,老师更多的是以一种长者的“权威”来命令学生,此外同学之间因为一些小事容易发生矛盾,甚至上升为双方家长的矛盾。


  1. 社会方面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依靠家庭、幼师以及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从宏观角度来讲,还需要社会各界及我国政府的努力。努力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对幼儿园的监督力度,由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督互相配合,为育人环境的培养创造外在力的约束。此外,政府还可以提高幼师的福利程度。这是因为在与幼师的交谈中,大部分幼师提到:

自己的工资不仅低,而且福利也没有小学或初中老师的好,同样是教学生,并且付出的辛苦甚至比他们还要多,我都不想好好教孩子们,太累了……

在此处,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在前言中,所说的有关幼儿教育内容并将其详细划分到具体几个方面中,这并不是意味着一个方面只能对应一个或是几个幼儿成长目标,而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这九个成长目标的培养是离不开这四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之所以将其进行划分其一是为了体现文章的条理性,其二则是根据每一个方面自身的运行机制与特征来讲幼儿的九大成长目标进行“分配”。

三、结语

幼儿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关键性部分,儿童是祖国发展的栋梁,关乎国家未来的长远发展。幼儿教育应该从儿童教育一开始就重点关注,并结合上述四方面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只有这样才会为幼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做出良好的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紫荷.家园携手同行,共促幼儿发展——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作研究[J].才智,2019,186.

  2. 张迎春. 构建和谐幼教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15):P.34-34.

  3. 鄢继芸. 构建多元育人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 魅力中国, 2015, 000(032):108.

  4. 张国玉. 创设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J]. 现代企业教育, 2014, 000(014):28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