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王瑶 唐美凤 沈卫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于肝病患者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肝病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个性化护理为主,比较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护理总满意度大于乙组(P<0.05);甲组抑郁程度评分小于乙组(P<0.05);甲组焦虑程度评分小于乙组(P<0.05)。结论:于肝病患者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并利于恢复,改善患者的治病情绪,还可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肝病;个性化心理护理;预后;影响

对于肝病来说,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繁琐,导致在患者治疗中会遇到多种问题,同时肝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生理[1]。及时给予肝病患者有效的治疗,可促进其康复,但因肝病患者大都有较重不良心态存在,致使预后不理想。因此,就需在肝病患者治疗中,针对不良心态实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不良心态,提高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肝病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甲组中,女15例、男25例。21-69岁,均值48.46岁。乙组中,女16例、男24例。22-70岁,均值48.36岁。两组基线资料P>0.05。

1.2 方法

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规律作息、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对症支持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甲组以个性化护理为主,即:(1)青年患者。对于该年龄段患者来说,心理适应力并不强,易出现消极情绪,且看重学业以及未来,发病后会害怕周围人群的疏远。所以,在进行护理时要注意服务态度,详细解释隔离治疗的意义和目的,普及肝病知识,详细介绍主要表现。向患者亲朋好友普及肝病知识,确保这部分人群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歧视肝病患者,不谈肝色变,适当限制行为,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配合度。(2)中年患者。特别是对中年男性患者来说,是家庭支柱、主要收入来源者,而忧虑疾病影响到家庭生活、经济情况,因此护理人员要给予其宽慰,强调配合治疗和积极健康心态的意义,提高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和依从性。(3)妊娠患者。担心肝病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所以要同其构建良好的关系,介绍传染病控制知识,强化支持和鼓励,引导患者诉说内心想法,减轻不良情绪。(4)老年患者。常存在孤独、无价值心理,在加上受疾病困扰,使治疗依从性下降,难以开展护理工作。所以要强化同其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信任的关系,耐心倾听述说,缓解其内心苦闷和孤独。强化陪伴,提供给患者良好的、温馨的环境,带给患者安全感,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1.3 观察指标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问卷,0-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分-80分为较满意、>80分为很满意)、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对抑郁与焦虑做评价,得分越高则抑郁与焦虑越严重)[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经(%)体现,x2检验,计量资料经(5fa24c1e5d534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体现,t检验,统计学差异经P<0.05体现。

2 结果

2.1 比较甲乙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护理总满意度大于乙组(x2=5.0000,P=0.0253)。

表1 比较甲乙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分组

不满意

较满意

很满意

总满意度

乙组/40例

7(17.50)

14(35.0)

19(47.50)

33(82.50)

甲组/40例

1(2.50)

16(40.0)

23(57.50)

39(97.50)

x2

-

-

-

5.0000

P

-

-

-

0.0253

2.2 比较甲乙两组的心理状态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抑郁程度评分小于乙组(t=18.8668,P=0.0000);甲组焦虑程度评分小于乙组(t=19.3379,P=0.0000)。

表2 比较甲乙两组的心理状态[(5fa24c1e5d534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分]

分组

抑郁程度

焦虑程度

乙组/40例

48.55±4.16

49.21±4.22

甲组/40例

31.56±3.89

32.21±3.62

t

18.8668

19.3379

P

0.0000

0.0000

3 讨论

在酒精、肝炎病毒、其他化学物质等影响下,机体肝脏会出现新陈代谢障碍而出现临床病变,肝炎、肝癌、肝硬化、乙肝、丙肝等是常见的肝病。早期规范治疗可控制原发病的继续发展,但对传染性肝病来说,须隔离治疗,再加上病情易反复,导致患者易出现不良情绪,影响预后[3]。因此,在给予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本课题中,是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是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心理护理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4]。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都不一,其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确保不盲目护理,且护理具有针对性,有效消除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配合度以及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5]。本课题结果是: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护理总满意度大于乙组(P<0.05);甲组抑郁程度评分小于乙组(P<0.05);甲组焦虑程度评分小于乙组(P<0.05)。

总之,于肝病患者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并利于恢复,改善患者的治病情绪,还可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孟凡慧.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237-238.

[2]彭丹,杨建梅,陈燕.个性化护理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25(3):200.

[3]彭克红.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31(4):348-349.

[4]杨天会.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家有孕宝,2019,1(3):99-100.

[5]潘月玲,徐文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