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条件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新课标条件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李艳

( 厦门市华侨中学 , 福建 厦门 , 361005 )

摘 要:化学是把实验当作根基的学科,其中化学实验也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形式,化学实验也成为了化学的灵魂。而有一种高效有用的学习方式就是以实验方式来推进化学的学习,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针对初中传统化学实验教学里留存的问题分析,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中改善化学实验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标;实验教学

引言:新课标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提倡学生自觉去参加、愿意去探寻、善于去操作的美好品性;教育学生学会汇集并收拾信息的本领、获得没学知识的本领、刨析并处理难题的本领、以及与他人沟通并协作的本领。新课标的核心就是为了教育学生提升探究精神以及创新实践能力。为了突显出学生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新课标增添了很多的家庭小实验。学生可以联系平常所见到的现象和化学课上的学习发出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假设,然后自己设计相关的化学实验,去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要善于和他人协同合作,以提升化学科学的素养为主旨。

1对初中化学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化学是一门把实验当作根基的学科,其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所蕴含的功能是其他所有实质都没法代替的。化学实验教学不只是为了教育学生提升观察和思维能力,并且还能使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更加严谨。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培训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的最有成效的途径之一。

曾经的实验教学中存留了些许明显的不足。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了“做不如讲,讲不如背”的不良倾向,这主要的表现有:只重视讲授实验知识但轻视具体操作,和实验的技能培训;只重视实验的次数但轻视其质量;只重视实验所得到的结论但不重视实验操作的过程;让学生做化学实验也光重视对学生的操作本领但轻视对学生的化学实验习惯的培训;并且还忽视探索性的实验,头脑能力等许多综合素质的培训。

2改进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1转变教育思想,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指出化学实验教学的课改重点,是要把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作为核心。原先的实验教学只强调老师把原理是否讲得清楚,实验是否演示的准确,以及去关心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训,但培训的重点是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现象是否观察细致,对化学实验的原理和难点在哪里等等是否明白。而新课标着重提出化学实验在培训学生观测及操作本领中的成效与影响,以及在化学实验里教育学生的思考、发散头脑、激发潜力等各方面的成效与影响,这都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刻意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与训练。

2.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到,化学研究的最主要特色之一就是自觉的学习,老师协助学生要尽可能快地步入自觉学习的节奏中。在实验的教授过程中表现出学生的主导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各个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都要留下充足的空留时间,让学生都尽可能自己动手处理问题,让学生亲自去试错并解答,这都是为了达到发散思维、激发潜能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准备,自己策划方法并弄清楚其中的原理;独立地使用化学实验设备,达成观测任务,记录数据,刨析并推演实验的最终结果;在这一过程,让学生能不断地操作、思考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全方位地提升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2.3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表明要注重协作学习,加强对学生实践本领的教育。把化学示范实验改变成老师与学生一起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者老师指引学生一起做完实验,让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参加热情,刺激学习兴趣,提升实验能力。学生能在化学实验中学习到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与处理,正确安装实验仪器设置,规范使用化学实验仪器等各种技能。老师也要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步骤,如检验装备的气密性,检验可燃气体的纯度等各种必要操作的细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防护自己的意识。

2.4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经历从被动得到改为主动探究。把验证性的实验改善为探究性的,能够突显出化学实验的创造力,让实验教学在教育科学素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影响。如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的化学实验,如果把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验证性实验改善为探索性的,就能获得不错的上课效果。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时,先介绍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和反应原理,然后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自拟出制出二氧化碳的设置。再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实验流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让学生思考讨论分析,直到得到正确的定论。这样,整个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的化学实验在老师的指引下,经学生独自设计操作并完成,既包括启蒙、探索性,又有灵活的头脑训练,既教育了学生的化学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又提升了化学科学的素养。

2.5 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 培养学生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强调在所有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教育进行重点关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教育不仅仅是只留存在学校的教室上,课余的活动是实验教学的延长,也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老师要有意识的营造出多种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课余活动,并乐于进行家庭小实验,令学生自主发现身边存在的化学,令其成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去探寻其中的原理。老师可以设计情景来引出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情景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去设计相关的化学实验。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自主去设计且实施实验,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培养出用实验探究未知的化学科学精神。

3结束语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准确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积极推进新课程标准的落地。虽然新课标的落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身为初中化学老师,理应跟随时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为初中化学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使学生确确实实地理解化学实验学习方法,成为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蒋诗春.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4):61.

  2. 陈祝梅.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9):75-76.

作者简介:李艳 厦门市华侨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