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放小学数学课堂拓展教学时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浅谈开放小学数学课堂拓展教学时空

王贤

清苑区李庄乡耿庄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100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小学数学课本为基础,进行数学拓展的实验已成为近几年教育改革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小学数学拓展”就是教师对数学材料的拓展,数学方法、思维品质的拓展。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然后才能谈对教材的深加工。在课堂教学中捕捉学生问题,拓展知识内容,促进学科整合,适时提出问题,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关键词:开放式  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探索  知识  积极性  创新精神        

1 引言

纵观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难发现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现象少了,而教师通过简单提问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现象却仍较为普遍。教师的启发引导,多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设的轨道,学生的动手实践,多是在机械地执行教师的一个个指令。这种封闭的、僵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发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教学问题及教学活动三方面予以开放,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 课前开放,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在新数学标准课程中,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还要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的条件开发各种有用教学资源。同时,本次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数学新知识时,要带着问题进课程,在课前就开始主动探索,以提高教学效果。         (1)让学生先学课本,了解教学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包括课本),并用自己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因此,以课本作为学生学会学习的文本,让每个学生对课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质疑、重组超越,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观察生活,搜集数学信息。数学《标准》中指出:“要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这种应用的意识,课前先向学生公布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认真参加实践,搜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 3 课堂开放,为学生提供发展条件         课前让学生先学课本,在上课中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在学生课前自学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活动空间,引导这生在质疑、讨论、操作、实验、探索中,消除假知,获得真知,丰富体验,给每个人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促进学生发展。 (1)教学形式开放

由于学生课前已先学课本,带着一大堆收获与问题进课堂,这时候学生自我表现的意识较强烈,急于想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同学和老师,所以教师应用学生这一心理状态出发,创设一个交流与释放的空间,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汇报交流——合作探究——设计练习——自我批评”的教学模式,开放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发展。         汇报交流阶段,主要是学生讲自己的收获、自己的感想,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在学习税率时,有位同学这样说道:我调查了我家楼下的小吃店,店主人要交工商税、联防税、街道管理税等10项税费。而我以为开店只要卖东西就赚钱,没想到还要交税,还要算利润,现在我才知道道挣钱是多么不易,不学好数学将来就不能适应社会,不能独立生活。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税率的理解,而且还取得了社会生活的体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要主动地学习数学。         合作探究阶段,主要是通过操作实践,讨论等方式研究学生的疑难问题,合作方式,包括生活合作与师生合作,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班内解决,学生讨论时,教师则随时准备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培养了合作交往能力,但是要特别关注学困生,老师要给予多指导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2)空间开放         也许有的老师会担心:一个问题,你说你的,我讲我的,这能学会吗?要不要优化算法?其实不然,学生只有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一些引导、点拨,少一些讲解,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课改中的孩子是快乐的,课改中的教师是幸运的。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是新课程所向往,所倡导的理想境界。面对这次数学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把握实际,大胆实验,与数学课程改革之士一路同行。

4 教学手段与学习方法开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标准》提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次课改还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自由的空间,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1)在教学中,我们发展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其原因很多,其中,老师常常逼着学生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想、去做,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生觉得老师可以这样做,为什么非要按老师那种的方法做呢?如分数乘法应用题,有的学生喜欢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有的喜欢用归一法解,虽然他们的理解方式不一样,解题方法也多种多样,而且有的方法比分数解法简单得多。所以,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充分运和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开放了计算工具,在保证学生计算技能的基础上,在不能口算的情况下允许学生使用计算机,使学生从繁琐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为学生腾出时间来,让他们学习数学中更为精彩的、有趣的、生动的、有用的内容,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讨论交流,去思考发现、去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他们的体会是:“作业速度快了”“很方便”“正确率提高了”“思考的时间更多了”“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3)作业形式开放。目前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掌握每个学生的认知情况,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老师可以将作业权力下放给学生,课堂作业分必做题与自选题两部分,必做题是课本上的基本题,自选题是自编或针对自己的事记入学生的档案中,作为平时的成绩考核和学习态度的评价依据。

5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学习资源的拓展为我们的课堂打开了通向大千世界的窗口,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数学天地中获取信息,整合信息,丰富知识,感悟思想,创生思维,提升学习品质。只要我们认真解读教材,客观分析学情,对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拓展,就一定能提高数学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洪娟.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8(15):90.   [2]王兴建.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