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间差异的病理学基础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2
/ 3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间差异的病理学基础分析

吴龙云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中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对于病理学差异的基础分析。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采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68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才实施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均进行经皮核芯针穿刺活检;患者在实施治疗的一个月采用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在实施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医学影像检查结果资料;对患者治疗效果的病理及临床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性的病理学基础。 结果:68例患者在实施新辅助化疗后临床评价结果显示,10例患者为完全缓解为、41例患者为部分缓解、3例患者为疾病进展、14例患者为疾病稳定,根据验证显示,评价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P<0.05);29例行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化疗后临床及病理评价结果显示,3例患者为完全缓解为、15例患者为部分缓解、0例患者为疾病进展、11例患者为疾病稳定,评价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P<0.05)。 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及病理评价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并且差异的表现能够显现出病理学基础。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评价;病理评价;病理学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乳腺癌也成为了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行肿瘤之一,在对乳腺癌生物学认知不断研究中,对其的治疗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革新,其中新辅助化疗是一种在进行局部治疗前所做的全身辅助化疗,根据相关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在实施新辅助疗法后能够有效的癌症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并且还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通过显示出癌细胞对于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以更加有效的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放化疗治疗方案[1-2]。目前在临床中对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主要采用病理及临床评价[3]。根据研究资料显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病理及临床评价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其主要差异的表现能够显现出病理学基础[4]。本研究将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采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68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临床中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对于病理学差异的基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采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68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所进行检查情况有所差异。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检查情况及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检查情况

项目

数据

例数(n)

68

年龄(岁)

25~72

平均年龄(岁)

49.79±14.90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前进行检查(n)

乳腺超声检查

55

乳腺X线检查

40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进行检查(n)

乳腺超声检查

64

进行乳腺X线检查

36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后均进行(n)

进行乳腺超声检查

49

进行乳腺X线检查

29

手术后显示有浸润性癌细胞残存(n)

65

明确病理类型(n)

58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

49

乳腺导管内癌合并脉管内瘤栓(n)

5

乳腺浸润性黏液腺癌(n)

4

不能明确病理类型(n)

7

1.2 评价标准

(1)患者治疗效果病理评价标准

根据Miller及Payne分级系统对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患者进行浸润癌组织病理分级评价。评价标准共分为五个等级:1级,患者的浸润癌组织数量未发生明显改变;2级,患者的浸润癌组织数量降低程度低于30%;3级,患者的浸润癌组织数量降低程度在30%~90%;4级,患者的浸润癌组织数量减少程度在90%以上;5级,患者的浸润癌组织检测中未见浸润性癌的残存,但有可能具有少量的导管内癌组织。

(2)患者治疗效果临床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评价标准,临床评价标准共分为五个项:完全缓解,即患者病灶消失;部分缓解,即患者的病灶缩减程度大于30%;疾病进展,即患者病灶呈现发展趋势,最大长径增长程度大于20%,且增加径在5mm以上;疾病稳定,即患者的检查结果不属于上述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处理。研究中计量资料采用(5f5c614c7df6d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表示,行t检验法进行验证;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5f5c614c7df6d_html_9470930946933e60.gif )表示,行x2检验法进行验证;数据结果对比值P<0.05,表示结果具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8例患者化疗后的效果临床及病理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

68例患者在实施新辅助化疗后临床评价结果显示,10例患者为完全缓解为、41例患者为部分缓解、3例患者为疾病进展、14例患者为疾病稳定,评价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P<0.05)。68例患者化疗后的效果临床及病理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68例患者化疗后的效果临床及病理评价结果相关性(n)

临床评价

病理评价(MP分级)

x2

P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完全缓解

10

0

0

3

6

1

22.976

0.028

部分缓解

41

3

6

21

6

5

疾病进展

3

0

1

2

0

0

疾病稳定

14

0

4

10

0

0

总和

68

3

11

36

12

6

2.2 29例行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化疗后临床及病理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

29例行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化疗后临床及病理评价结果显示,3例患者为完全缓解为、15例患者为部分缓解、0例患者为疾病进展、11例患者为疾病稳定,评价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P<0.05)。29例行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化疗后临床及病理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29例行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化疗后临床及病理评价结果相关性(n)

临床评价

病理评价(MP分级)

x2

P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完全缓解

3

0

0

2

0

1

19.173

0.014

部分缓解

15

2

0

7

6

0

疾病进展

0

0

0

0

0

0

疾病稳定

11

0

3

7

1

0

总和

29

2

3

16

7

1

·3 讨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主要为临床及病理评价,且临床效果评价包含有临床体检及影像学结果评价,经过研究已经发现,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及病理评价具有一定的差异,但相关研究只是侧重于临床评价方式的灵敏度及差异性等方面,并未涉及到病理学基础[5-6]。由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主要依据为病理学评价,其能够有效的反映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7]。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则是主要根据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价疗法[8]。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当患者体内肿瘤体积较大或者病灶的位置较深时将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的精准度,对于这种情况将不采纳乳腺超声的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依据,而是以乳腺X线的检查结果作为评价的标准[9]

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及病理评价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并且差异的表现能够显现出病理学基础,(P<0.05)。导致乳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治疗后临床、病理评价出现差异,通过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患者乳腺具有纤维化病灶表现;患者的乳腺导管具有一定的癌细胞残留,并且乳腺结节呈现沙砾样钙化;患者为粘液性细胞癌;乳腺癌病灶区域残留的浸润癌为脉管癌栓。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及病理评价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并且差异的表现能够显现出病理学基础。因此,临床中使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时若发现差异的存在应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周洁莹,等.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5.

[2] 仉玮,等. Luminal B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J]. 广东医学, 2017,38(22):3426-3429.

[3] 余静. 功能MR成像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以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D]. 南京医科大学, 2017.

[4] 薛影. 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山西医科大学, 2018.

[5] 辛灵,等. 磁共振功能参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早期预测价值研究[J]. 2016.

[6] 李茂谊.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 2019,40(04):876-878.

[7] 贾巍. 乳腺癌ET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变化的分析[D]. 河北医科大学, 2015.

[8] 冯娅琴. 彩色超声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015(4):647-649.

[9] 边云,等. 胰腺癌影像学进展与思考[J]. 放射学实践, 2020,35(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