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乐教 学生乐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教师乐教 学生乐学

宋长浩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中学 615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老师的教育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都成倍的增加,学生在本应快乐的学习生活中苦苦挣扎,苦不堪言,因此给学生“减负”的呼声就成为现在“时令”教育词汇,但是现实中,我们很明显的感到学生的“负”不减反增,而且增“负”的花样日新月异、推陈出新。怎么才能够让学生减负,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呢?针对高中学生而言,减负的关键是老师的教学艺术和技巧。对于减负我们不能够机械的看,关键在于是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兴趣,有收获,学生有收获有兴趣就会觉得轻松愉快。不是所有的“负担”都要减,但不该有的、无效的负担不但必须减,而且要坚决取消,例如大量的教辅和无穷无尽的练习题。减负的目的是增效,是为了孩子更健康的发展。在现在国家的高考和教育政策没有大的改变的大环境中,怎么样变“负”为“乐”,老师应该怎么样有效的给学生减负,但是又不影响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绩,成功跨越高考,昂步高层次的发展平台,这是广大教师应该努力的去探索、实践、和交流的话题。笔者就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谈谈个人教学心得,和教师同行们交流,共同提高。

  1. 转变教学观念,变苦干实干为巧干;

苦干实干,在教室和学生身上耗费大量的时间是很多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也是很多领导提倡和崇拜的陈旧观点,这样的操作只能够加大老师和学生的“负”,长期这样下去就会老师厌教,学生厌学,其实一线老师要为自己和学生减负,最好的办法就是苦练基本功,在教学的方式和技巧上寻找突破口,放下老师的权威,不要高高在上,老师和学生不要泾渭分明。各位老师应该深度挖掘和利用自己的长处以及个人魅力,多和学生交流,尤其要善于和各种类型的学生交流(尤其是学困生),并力争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让学生真真实实的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让学生信服你、崇拜你,能够主导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这样铺垫好后,才有助于你减负的下一步工作的展开,那就是给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教育,给学生注入主动学习的信息,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善于学习的技巧打下基础。只要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善于学习的习惯,再多的作业学生都不认为是负,而是乐,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再多的负都不是负,学生乐学,好学了,学习能力相应就提高了,这样老师的负就相应的减少了,老师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知道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考点,知道最佳的教法,精炼的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老师教学任务就变成了答疑解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会一天都陷入批改作业和管理学生,甚至都可以不改作业或者只是抽查,学生也不会因为你不改作业,就偷懒,不做,他们不但要做而且还会主动的另外找相关的练习自己做,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何负之有?

二、把握高考考纲,融会贯通高中三年教材,优化教法(教改),坚决实行教学的实效性原则;

笔者认为现在的高中老师即使是非毕业班的老师都应该把自己当成高三的老师,多做高考题,参加高考的训练,把握每年的高考信息,不要认为自己教非毕业班就耳不闻高三事,照本宣科,这样的老师就是不合格的老师,只有把自己当成高三的老师,才能够精准把握高三信息和教学中的重难点和考点,才能够合理运用高考考纲的这个指挥棒,让学生不走弯路,直达教学直接的高考目的,让学生感到只要上课认真听就能够做正确题,能够轻松处理好高考的题,这样老师的教学效果立竿见影,相应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干劲十足,自觉主动的学习,达到乐学的目的。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最适合所教学生的老师,学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学生自己的方法,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介绍各种学习方法,不要强求某种方法是最佳的,让学生自己选择尝试,让学生尽快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简单、实效、事半功倍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学生最佳的学习方法。教无定法,教亦多术,教师起一个组织者,引领者,示范者,共同学习者(陪练)的作用,老师在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在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传授学法的同时也要向学生请教教法,征求优生和学困生对同一教学点的最佳接受方式,这样选择的教学方法就会充分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不断积累,达到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灵巧的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方式,老师对各种教学点都能够结合历年的高考考题,并能够根据自己对高考把握,在教学中自己编辑高考题。在教学中积极教改,不要流于形式,弄一些表演性质的,花架子的教改,表面好像很热闹,但是没有实际效果的流于形式的教改,这样的教改应该坚决抛弃。要以高考大纲为指挥棒,忠实教材,以能够让学生学到真实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为教改的灵魂,这样的教改才是有时效性的和实效性的教改,才是有积极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教改。

  1.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培养最适合学生个体的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

学习是一个人终身的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本要素。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复杂,反复,特别需要耐心和精心培养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老师要善于用细腻的观察,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学习的行为问题,在学生步入高中学习的时候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知道高中的学习是在学习主动性的指导下,以方法(学法)取胜。很多小学初中学生是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不讲究学法,结果上高中后不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无法处理好初中和高中的衔接问题,老师应该让高一的学生在一年的时间中尝试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从中选择最佳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力争在高一就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办法,在教学中老师要摸索并提高自己的对学生的敏感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精准的把握学生的长处,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高一的老师在高一这个年度是最辛苦的(就是给自己加负),想方设法,历尽千难万险培养高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了最佳的学习习惯,突破学习方法,具备应有的学习能力,这样高二和高三的学习生活就是老师和学生乐教和乐学的开心的生活,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再多的作业他们都能够解决,都能够体会到快乐,是乐在作业中、乐在解题中,老师在教学之外就主要是精心备课和发现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上的问题,并积极的处理,主动学习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其实学习之外的问题很少,这样就可以把老师解放出来,专注的把精力放在给学生的答疑解惑上,老师真正的减负了,这样的教书就是没有负的乐教;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学生就是老师最好的老师,老师只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和学生换位思考,明白学生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必思,在反思中求实效,这样的教学生活才是老师和学生向往的校园生活:学生乐学,老师乐教,何“负”之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