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3

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的研究与实践

林玲

厦门信息学校 福建厦门 361009

摘要:新教学课标的实施,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电子类专业技能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明确具体的考试内容与要求,加大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测试力度,确保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善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测试,确保整体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水平测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和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及考试要求,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考试,以衡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达到专业学习要求的程度,成为保障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同时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和高职院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福建省教育厅发布2019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称,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合格性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含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考试3大部分;等级性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基础知识。有准备报考高职院校的同学还得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职业技能测试。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学业水平考试评价结果将作为福建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诊断与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作为研究对象,以发挥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的最大作用。

一、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意义

1.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改革,使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与培养,并加大了创新培养力度。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测试,将学校发散型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了统一,促进教材内容与产业技能需求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从教师角度出发应根据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测试的要求改进教学模式,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促进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的转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测试,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结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实际,考查考生专业操作技能和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学习潜力等。这样将学生的课程考核从单一的卷面考试成绩中解放出来,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胜任工作岗位。

3.严格规范的考试管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其中合格性考试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期末,由各学校组织测试;等级性考试安排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由全省统一组织。前几年中职学校学生升学的途径比较窄,学生也容易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待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明确毕业的考试要求和升学的考试要求,严格规范的考试管理让学生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与标准

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的开展与实施,所包括的考试内容比较多,不同的考试内容有不同的标准要求,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

第一,是元器件识别、识读与检测。首先,需要学生对穿孔式电阻、电容参数的准确识读,准确区分出二极管、三极管、三端稳压器件、开关、按键、声光器件、接插件等;其次,在测试的过程中,借助万用表,对电阻阻值的检测,掌握电容、开关、按键、接插件等质量;最后,根据具体测试要求,检测出二极管电极、质量,三极管、电极、导电类型、质量,开关常开、常闭触点等,并对其相关信息数据、结果的详细记录。

第二,对电子线路装配水平的测试。首先,需要学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知识详细地掌握,所选择的测试内容,一般情况下,都是学生日常所学习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根据所给的电路图能够正确选择元器件在万能板上布局,并对其安装,要求操作规范、布局合理、美观[2];其次,对手工焊接技能的测试,要确保焊点牢固、清洁,无错焊、漏焊、虚焊、溅锡等情况;最后,焊接完成后,需要预留出元器件引脚剪脚留头,长度要符合工艺要求。

第三,对电子线路功能的测试。首先,是能分析电路的功能,结合具体要求,正确使用万用表,对电路进行测试,并详细记录下相关信息数据;其次,测试完成后,对相关信息数据的详细分析;最后,进行相关试题的解答。

第四,对电子电路设计的测试。首先要求学生能够能完成部分电路的简单设计;其次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电路完成电路有关参数的设定;最后按要求完成试题的解答。

第五,对实际操作规范要求。首先,学生要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的规范性测试,避免对相关设备与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其次,对各项测试内容的实施,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规范实施;最后,操作完成后要对操作区域进行卫生处理,把所使用到的相关工具按照原有位置进行摆放,不喧哗、不吵闹,如遇到问题要及时举手向监考老师说明具体情况。

第六,对测试时间与分值的设置。测试时间为70分钟、分值为200分。其中元器件识别、识读与检测40分,电路安装40分,焊接工艺30分,电子电路设计20分,功能测试50分,工具使用、安全及文明生产20分。

三、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策略

(一)规范合格性考试方案发挥专业技能学业水平考试的最大作用

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测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其中合格性考试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期末,由各学校组织测试。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用人单位输送满足岗位要求的合格性人才,又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工作素养的职业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业水平考试,特别是由各学校组织的合格性技能测试,更应该制定规范性的考试方案,发挥专业技能学业水平测试的最大作用。

1.明确测试内容,采取合理测试模式

以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依据,明确测试内容,把测试的内容贯穿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技能操作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实践操作的测试,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日后学习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对测试内容的合理选择,合理选择科学化的测试模式,可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所学习的知识有效解决实践问题,可增强学生自身的荣誉感,使学生对电子类专业技能的学习增加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新多样化的测试模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传统化的测试理念与测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水平测试开展需求,还需要引起中等职业学校与教师的重视度,可结合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能力全面分析,对传统化测试理念、测试模式的优化、创新,遵循“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学原则,加大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水平测试力度,为测试工作的开展与测试模式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5]。新颖的测试模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倡学生自主测试、探究,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有积极健康的学习思想,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中职电子类专业技能水平测试水平。

3.测试结果的合理使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以往开展的电子类专业技能水平测试工作中,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的家长,都过于对测试结果的重视,而忽视对学生选择适合的测试模式、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测试的过程中没有信心,无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6]。对此,还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教学作用,不单一化地重视学生测试结果,而忽视对学生的实际教学,而是对测试结果的合理使用,通过对学生测试结果的分析,可掌握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加大不足知识的教学力度,逐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与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测试结果与综合能力。学生自信心逐渐增加,才会对相关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有效降低学校、教师、学生的负担,从而达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二)提高学生电子类专业技能等级性考试成绩助力学生圆大学梦

按《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的要求,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不再单独组织考试,录取成绩由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公共基础知识总分300分、专业基础知识总分250分和省里统一组织的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电子类职业技能测试(即专业技能等级性考试)总分200分共750分,技能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6.7%,学生技能测试的成绩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总成绩。因此对于有升学意愿的同学,除了参加学校安排的统一课程学习,还应针对全省的统一测试进行集中训练。集中训练针对省里制定的考试大纲,教师选取合理的电路、编撰模拟测试卷,让学生在真实环境是进行模拟测试,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学生实战的经验,树立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信心。2017级80位同学参加全省统一的技能测试,有2位同学100分,190分以上共28人,可见集中训练的模式是一种高效容易出成绩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中开展电子类专业技能学业水平测试,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并灵活地应用到实践操作中,有效解决实践相关问题。并且,对学生的实践测试,可帮助学生了解到自身学习的不足,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自身比较薄弱的地方加强学生,借鉴与学习其他同学的优势,逐渐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起到巨大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从而全面提升中职院校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海萍.中职校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77):07-10.

[2]李敏.实践技能竞赛与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融合的改革探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33):64-66+72.

[3]刘朋飞.关于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1):242-242.

[4]林如军.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基本技能教学标准和检测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16(07):23-25.

[5]吕晓磊.基于技能竞赛的电子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1-13.

[6]钱玲玲;.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04):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