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璧山区 文物保护工作的对策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3

对璧山区 文物保护工作的对策思考

张兴兰

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 重庆 402760

摘要:文物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是文化的直接体现,对延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提高站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文物保护。

关键词:文物保护;对策

一、璧山区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目前,全区登记造册的包含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五大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点)共936处,其中,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文庙大成殿、大兴朝元寺牌坊、来凤何氏百岁坊、正兴露德堂、丁家林家祠堂、璧城凉亭关摩崖节孝碑群和广普笙家湾谢氏民居),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文物点842处。可移动文物和一般文物共800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3件,三级文物49件。馆藏重器国家二级文物汉代画像石棺有15具,2005年被三峡博物馆调走2具,现藏13具,数量居全国区县之首,对研究汉代社会经济发展、风土人情、丧葬习俗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璧山文庙是目前重庆地区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古文庙;来凤何氏百岁坊被文物界誉为重庆清代石质建筑的代表。

区文化委作为文物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区内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点)、馆藏文物、流散文物、地面地下文物等实施行政管理,按照规定权限颁发文物市场经营许可证。区文物管理所是区文化旅游委下属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负责辖区内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区的推荐、公布和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负责辖区内的文物征集、追缴、征购、管理。

璧山区对文物保护主要开展的工作情况:一是区文化委牵头,每年在“5.18博物馆日暨历史文化宣传月”开展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和相关展览活动,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二是根据市里要求制定了《重庆市璧山区关于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三是所有文物保护单位均设立了保护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建立了保护档案,健全完善了区、镇街文物保护网络,全区每个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文物点均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落实了专人保护管理。四是落实文物安全巡查制度,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季度巡查一次,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半年巡查一次,一般文物点每年不少于一次巡查。五是从2018年起,将文物保护纳入建设工程并联审批程序,凡在区内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工程建设的,实行先审批后施工。

二、璧山区文物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区级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大,并且大部分分布在野外,保护难度大

虽然聘请了文保单位管护员进行看护管理,但是经费有限,目前连区级保护单位的管护员经费都未匹配足够,加之管护员不具备对文物进行本体保护维修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区的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文物保护工作。比如2010年交委在未进行报批的情况下将健龙的石龙桥改建为混凝土的公路桥。我区许多部门及镇街文物保护意识淡漠,在文物安全上完全不重视,今年还有镇街来文物部门咨询区保单位出现危险后能不能进行拆除之类涉及严重违法的问题,可见文物保护意识的淡漠程度。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条件相当落后,全市目前仅有6个区县未建成国有博物馆,其中我区的博物馆目前还未纳入规划建设,大量的文物只能存放在文物管理所狭窄的库房中进行保存,不能得到较好的保护,文物的展示、宣传和教育功能没有场地进行发挥。

(二)文物保护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2018年我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共计38万元,跟周边区县相比是最低的,与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相匹配。导致了璧山区文物保护工作现在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市保单位朝元寺牌坊现在风化极其严重,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区保单位八塘狮子桥牌坊、丁家回龙湾谢氏民居、大屋基谢氏民居、三合大竹林王家宅、广普笙家湾谢氏民居(谢唯进故居)和七塘胡安铨故居等都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随时都有出现垮塌的危险;可移动文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宣传利用。

(一)目前文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地调研文物现状堪忧

(1)可移动文物保存条件差

全区数百件可移动文物均馆藏在区文物管理所不足20平方米的仓库内,由于空间有限,缺乏分类,不具备温、光、湿度等保存条件,前些年发掘的汉代陶俑部分风化成碎块和粉末,书画类纸质藏品出现霉烂,部分历代石刻文物散放在露天,璧山文物重器汉代画像石棺6具存放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瓦房内,7具直接放在潮湿的土坑内。

(2)不可移动文物遭到损毁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曾作修缮,目前存在台阶破损、柱漆脱落、屋顶受杂树杂草侵蚀、未按要求配备24小时管护人员等问题。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兴朝元寺牌坊,曾作修缮,目前野露,风化剥蚀严重,第二道牌坊中梁基本断裂,临时搭建了钢架支撑以防倒塌。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广普笙家湾谢氏民居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谢唯进故居,未经修缮,目前部分建筑垮塌消毁,中厅石柱断裂,由临时搭建的钢架支撑以防垮塌。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璧城凉亭关摩崖节孝碑群未经修缮,目前野露,部分碑刻被滑坡带掩埋,一些石刻出现风化。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塘镇胡安铨(璧山六翰林之一)故居,未经修缮,目前耳房基本垮塌,正厅房屋破损。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塘狮子桥牌坊,未经修缮,自然风化严重,中柱断裂,因横跨场镇街道,现场临时搭建钢架支撑以防倒塌。

区级文物保护点璧泉街道的虎峰马迹为璧山古八景之一,未经修缮,目前已被沙坪坝区曾家镇实际利用,其摩崖石刻无防护措施,虎峰寺只剩地基和一些零星破损佛像,保护标志丢失,虎峰寺清代石门额“雄镇西川”“功昭陆海”已被人移至沙坪坝辖区内“寺下山隐”民宿中。

2.全区其它文物安全不容乐观

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来凤何氏百岁牌坊目前位于居民院内,修有围墙,其构件曾经被盗至今未追回;正兴露德堂构件曾经被盗,现已做修缮;丁家林家祠堂已做维修。三处均缺乏安全管护设施。

92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点):1处(广普禹王观戏台)曾做维修,1处(八塘狮子桥牌坊)于2013年制作了维修方案但至今未动工,1处(补天桥)因六旗乐园建设进行了迁移保护,其余均未经维修。比如三合大竹林王家宅、丁家回龙湾谢氏民居、丁家大屋基谢家宅、七塘胡家宅、大路宝光寺保育院旧址、大路种钱山天竺寺等文物保护单位(点)由于石质风化、山体滑坡、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等原因,已出现墙面漏雨、墙体倾斜、部分或大面积垮塌等问题,安全状况突出。一些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历史遗迹,如来凤街道登凤小学旧址、八塘镇后湾老院子、大路街道饶家新房和谭家祠堂等面临损毁,截止2018年有85处未定级文物保护点已经消失。

三、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是文化的直接体现,对延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条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第十一条规定,“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文物保护的意识,鼓励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一是强化宣传深入人心。要以打造“儒雅璧山、田园都市”为契机,利用“5.18”、中国文物遗产日等节点大力宣传文物在保存延续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塑造城市气质等方面的重大价值、重要作用。特别是广大干部、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在文物保护上用情用心,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协调发展。二是树立典型形成氛围。树立和宣扬有效保护利用文物的正面典型和曝光流失、毁坏、盗卖文物的反面典型,形成有利于文物保护的舆论导向,大力营造“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形成文物保护的社会合力,推动璧山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文物保护

一是尽快出台相应的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区级部门和镇街政府的文物保护意识。各镇街要切实履行文物安全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完善文物安全责任体系。文物工作纳入区政府对街镇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二是严格文物保护工作程序,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各部门要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或在职责范围内为文物安全工作提供支持保障,在把我区的区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工程建设和区保单位原址保护纳入政府并联审批后,要求各部门相互配合,保障文物安全工作。三是落实文物管理使用者直接责任。坚持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文物和博物馆单位对本单位文物安全负全面负责,自觉接受属地监管。确保责任到人,责任到岗。不可移动文物,有保护管理机构的,其是文物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属于直管公房的,管理使用机构为文物安全责任单位。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权人是安全责任人。田野文物等无使用人或无法确定文物安全责任人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所在街镇政府承担安全责任。

(三)加大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

1、投入经费,加快修建区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博物馆是文物工作的重要阵地,没有博物馆,许多的文物工作根本无法推动,也缺乏宣传教育功能,社会大众也缺少了解和知晓文物安全知识的平台,鉴于目前区文管所的文物保存条件,无法使可移动文物的的到有效的保护。加快财政投入建设璧山博物馆,为区内可移动文物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家迫在眉睫。

2、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经费纳入常年财政预算,由文物部门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损毁程度,危险程度的轻重,对急需进行抢救保护的文保单位进行抢险排危工作,然后制定专业的保护修缮方案,以便于争取各级政府资金以及社会资金进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3、分期开展抢救性维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全面摸排全区文物情况,当务之急对损毁严重、濒临消失的文物抓紧拟定抢救修缮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分步骤开展有效保护。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建立文物保护相应的管理、投入、开发、利用等机制,确保文物保护工作可持续开展。四是强化队伍建设。文物管理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自身队伍专业素养,在现有编制受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专业人才,尽力满足文物保护工作专业需求。

作者简介:张兴兰,女,汉族,研究生学历,工作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政治经济学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