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3
/ 2

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应用探讨

张娟娟

国网山西省 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现如今,为提升通信基础设施的稳定性,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受到广泛应用,而目前在应用此类技术的过程中,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应用模式,难以有效将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应用

引言

现代通信产业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水平。在通信网络中,电源是最基础的组成内容,同时也广泛渗透于各个行业和生活角落。通信电源技术水平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有着较大影响,并且对未来通信行业发展趋势有着决定性作用。为此,应当加大对通信电源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通信电源技术的应用价值,从而保证该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通信电源新要求

1.1小型化

小型化是当前通信电源设备一个新的要求,小型化的设备可以为工作人员操作提供很大便捷,不会占用过多空间,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受到传统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影响,小分子化合物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控制设备中。这能够大大减小通信设备体积,可以将设备质量减轻,能够为我国生产设备发展奠定坚实良好基础;工作人员在对故障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过程中也更加便捷,降低了维修养护难度,同时挣脱了重型设备维修的束缚,将检修工作效率提升,对我国通信电源技术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

1.2高频率

目前,为了更好更快地提高经济效益,很多大功率生产设备应用于生产中,这就导致供电的需求大幅增长,而传统通信电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通信工程要求,供电系统频率难以达到日常需求。为此,需要增加整个通信电源容量,有效提高通信电源的运行效率,从而将通信电源负荷增加,保证城市日常通信供电需求。通信电源工作方式受到市场需求影响发生改变,要求提高使用效率。为了充分保障电力供电系统稳定地工作,需要有效增强高频率电流的处理能力。在通信工程整个电力供电系统中,将通信电源频率提高能够将运行的推动力显著提升,从而实现有效控制传输过程中能源损耗的目的,和我国当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能环保理念相一致,能够将电力通信成本降低。

2通信电源新技术的优势

2.1具有运行稳定性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通信电源则是其中的关键动力,其直接性的会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安全稳定性。假使电源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出现停工的局面,所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通信电源系技术也会选择运用质量更好的材料,可以很好的控制整个设备的电压,由此将电压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2.2高效节能的优势明显

电源技术实际发展的进程中,高频变化属于主流的趋势,就是在谐振变换与移向谐振、零开关PWM、有源箱位等新理论和技术的指导之下,形成现代化的电源技术。对于电源技术而言,高频化所带来的好处就是能够降低原材料的耗费量,并且使得电源装置开始向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系统形成动态性的反应,促使电源广泛的应用,拓宽覆盖面,尤其可以应用在高新技术的相关领域中。电源技术的高频化发展,可应用在先进的领域中,可以淘汰以往的硬开关模式之下电源设备的形式,而是在开关器件实际开关器件,电压提升、降低与电流提升、降低的过程中,形成波形交叠的模式,以此减少损耗和噪声,达到良好的降损技能工作目的,提升电源的稳定性。

2.3电源的集成化

目前,在科技逐步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形势之下,之前的电源已经无法实现现今企业对于通信电源方面的标准。那么研究分析通电电源发展情况得知,小型化电源已经慢慢的逐步发展成为通电电源的发展方向。通信电源体积也会变得更小,这样一来就加大的方便了安装工作的便捷性,且可以在运输的过程之中来节约成本造价。

3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的应用措施

3.1采用先进智能技术使得通信电源更加集约化

在我国科学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通信电源也开始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主要就是机械设备设计、管理与控制等,均能体现出集约化的态势。首先,设计工作更加科学。可以使用功率集成设计的模式,使得电源结构更加简化,使得相关通信电源的模块,得到良好的优化发展,促使集成度的增强。例如:采用集成度较高的硅晶片,内部的元件数量会降低三分之二之上,结构具有紧密性的特点,和分立元件相互对比之下,布局会逐渐降低,杂散电感还有分布电容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先进性,并减少各方面的电力损耗量。其次,管理工作更加便利。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信息处理技术也开始普及,通信技术也不断成熟,在此情况下,就要通信电源机械设备,具有较为良好的数据处理和网络运作能力,在此期间,可采用TCP/IP的协议技术进行网络通信处理,采用网络化的集中管理方式,创建出智能化的人机界面,使得技术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随时进行通信电源运行参数与状态的分析,全面了解运行状态的情况,并有效增强通信电源的利用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3.2对正功率因数技术进行适当校正

通信电源开关整流器的内部构造来进行分析研究,得知其运用的是两极转换的模式,其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之中,来将AC-DC整流变成现实,且在过滤器的协助之下,来转换成为直流,通过DCDC环节来达到转换直流电的目的。全方位分析通信电源来分析,开关整流器容性负载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则会在不同程度之上来影响供电环节。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之下,有关新技术被研究开发出来,通信电源拥有功率校正的作用,可以减小出现噪音污染的可能性,预防发生重大事故。

3.3免维护蓄电池的应用

开口型电池是传统电力通信系统常用设备,不过这种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水蒸发问题,最终会发生分解,补充蒸馏水是日常维护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如果开口型电池已经达到了使用寿命,那么在两个电极会产生化学反应,就会产生污染周围环境的氢气、酸雾,同时会产生无害的氧气。为了避免发生这一问题,在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设计中开始探索并且研制出免维护蓄电池,这对于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3.4串联谐振技术

为了将通信电源中电力效率加强,可以使用串联谐振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变换器的谐振频率改变。所以,基本电压不存在时可以通过变换器实现正常运转,能够有效保障变换器工作效率。励磁电感磁感应能够将电源开关使用频率降低,达到电量损耗降低、节省资源成本的目的。

结语

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对各方面的系统会造成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在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创建科学化的工作模式,转变传统工作渠道与方式,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等融入工作中,全面提升整体的工作效果,保证通信电源技术的应用效果,规避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陈忠武.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194-195.

[2]邱书琦.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34(8):152-188.

[3]成梦丝.电力智能通信电源技术研究[J].消费导刊,2019,11(2):280-299.

[4]张馨丹,刘明.电力通信电源新技术及应用[J].通讯世界,2018,(09):130-131.

[5]李毅.通信电源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7,(10):20-21.

[6]黄海丹.通信电源技术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7,(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