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应用和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音乐治疗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应用和展望

雷伟

河南省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467000

摘要:随着社会对听障儿童的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关注,音乐治疗成为了一门新兴发展的涉及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热门学科。音乐治疗拥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容,在临床听障儿童的康复治疗上也具备了初步的成果,针对目前音乐治疗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本文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音乐治疗,听障儿童;康复

前言:

听障儿童的康复过程是漫长且艰辛的,听力恢复的评估指标很难得到权威统一的规定和认证,因此各种听力康复治疗方法也是良莠不齐,康复疗效难以得到切实地保障。听障儿童的康复情况直接关系到儿童日后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目前出现了一种初具成效且广受欢迎的热门治疗方式——音乐治疗,其完整的治疗体系和治疗原理为听障患儿的高效率康复提供了新的曙光和希望。

  1. 音乐治疗的定义

音乐治疗的具体定义在国内外的学术领域并未得到统一的论述,它本质上是一个新型的交叉型综合学科,音乐治疗的内容涉及了基础的音乐理论、医学康复学理论、心理学和物理学以及艺术美学中的相关知识和原理,是多种学科的有机融合,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成果,具有一定的边缘性和未知性。音乐治疗的总体过程就是充分利用各种音乐对于听力产生的不同刺激,通过安排与调整这些刺激来让音乐产生听力治疗的效果,进而达到使听障儿童听力康复的效果和目的。

  1. 音乐治疗应用于听障儿童的依据

听障儿童中大多数是可以听到声音的,只是能听到的程度大小不同,这为音乐治疗提供了实行的可能性依据,对于听力只是轻微受损的儿童来说,只需要佩戴适合的助听器就可以基本上恢复到正常人的听力水平,耳朵可以自如地进行音乐聆听和欣赏,对于听力受损较为严重的儿童来说,如果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听觉系统就会做出相应的正常反应,也一样可以做到聆听和欣赏音乐。音乐治疗是把音乐当成治疗工具,通过节奏和旋律的共振激发个体的身体反应1。音乐治疗可以成为听障儿童接触世界和了解世界的有效方式,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听障儿童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思想活动,跟随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会让他们感觉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让听障儿童学会勇敢表达自己的方式。

  1. 音乐治疗在听障儿童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音乐治疗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应用主要在三个教学方法中得到体现。

  1. 以律动教学为主的音乐教育法

人在放松的状态下,身体可以不由自主地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律动,这是一种天性使然,听障儿童的音乐治疗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建以律动为主的音乐教育法,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就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所谓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就是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学生身体的律动性,在课堂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并不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要求学生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所听见的音乐节奏和韵律,充分锻炼了学生通过听力对于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和辨别能力。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通过三个环节的设计来完成基础的体态律动教学目标,通过阶段性的训练,听障儿童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可以得到系统性全面性的训练和提升,当学生跟随音乐做出感情充沛且刚柔并济的舞蹈动作的时候,他们对于音乐的节奏把握、力度控制以及速度感知都在得到强化和提升,学生在通过舞蹈和音乐来感受到艺术美感的时候也可以很好地提升自信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也能得到适宜的优化。因此,在听障儿童的康复治疗中引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目前许多相关研究也表明这种教学法在听障儿童恢复治疗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1. 以奥尔夫节奏训练为基础的音乐教学法

音乐是人类情感重要的表达方式,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2。所谓的奥尔夫节奏训练就是将艺术和音乐完美结合的训练方式,它的出发点是听障儿童的内心世界的感受,通过一些具有视觉刺激的艺术形式来开发和恢复学生听觉上的感知能力。奥尔夫节奏训练充分利用了舞蹈、戏剧以及雕塑绘画等艺术对于学生内心世界的触动,将音乐治疗巧妙地融入到这些艺术活动之中,以此来实现通过听觉刺激来构建学生丰盈美好的内心的艺术世界的目的。通过种类丰富的艺术形式的感染和教学,学生可以拥有更加多样化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听障儿童的内心世界可以得到丰富,避免因为听力受损导致儿童情感缺失的心理疾病。同时,这种将节奏训练当做基础的训练方式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声音的辨识能力,可以更为准确地收集和处理声音信息,切实做到听障儿童的康复治疗。

  1. 以游戏教学法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法

针对听障儿童群体整体年龄偏低的特点,音乐治疗更加推荐以游戏教学法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法,游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柯达伊音乐教育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被鼓励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用歌唱的方式参与到课堂上的游戏活动当中去,教师所安排的游戏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就是即兴创作和戏剧表演,这种带入性强的游戏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迅速地融入到活动中去,在提升儿童的听觉能力的同时还能很好地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优化,帮助听障儿童获取更为理想的康复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听障儿童的康复治疗需要选择最适合儿童群体的方式和策略,音乐治疗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拥有许多目前存在的康复疗法所没有的优势,音乐治疗在我国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相信在日后的不断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它可以成为帮助听障儿童康复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胡莹 陈孜.音乐治疗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10):1539-1544.

[2]刘桂珍 德吉央宗.音乐治疗对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干预研究[J].当代教育文化,2019,(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