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2
/ 2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的探讨

李丽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第一初级中学 广西贺州 542809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在落实教学设计这项工作时科学融入差异教育理念,能够保证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与可行性,为课堂上面对班级所有学生开展因材施教教学提供可靠指导,满足学生差异性学习需求,体现出教学设计中对学生主体地位和真实学习需求的重视。那么,差异教育要如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呢?笔者从几方面入手,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探讨,旨在通过差异教育策略的实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水平。

关键词:差异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备受欢迎,引起了越来越多初中数学教师的关注,其中差异教育作为尊重学生之间差异的科学教学方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进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差异教育主张所有教学设计均要立足于掌握学生差异前提下,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难度适宜,教学进步快慢适宜,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情相符,教学过程得到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从而不断降低和控制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缩短学生差距问题,让班级所有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可以获得相应发展。基于此,探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应用差异教育策略尤为关键,是差异教育渗透到初中生数学教学中的决定性工作。

了解学生差异,教学目标阶梯化

初中生由于在小学阶段接受的数学教学、家庭教育、数学实践活动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所以数学基础水平不一,学情上存在着较多、较大差异问题。教师想要有效应用差异教育开展教学设计,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差异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了解不可局限在学生小学阶段数学考试成绩上,而是要从多种维度、运用多元化眼光综合性了解学生数学学情,包括对数学科学的情感、课堂上的举手表现、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根据对学生差异的全面掌握,将学生科学分成几个层次,制定阶梯化的数学教学目标,用层次分明、由浅及深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渗透差异教育理念提供可靠指导[1]

例如,在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有理数的大小》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结合《数轴》、《正数与负数》这前两节课的教室监控回放,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品质、现有数学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按照学生差异性制定了三层教学目标:①了解什么是有理数,能够运用数学比较思想看待不同的有理数,激发学生比较有理数大小的学习兴趣;②能够熟练使用数轴知识运用个法则对有理数大小进行比较,形成一定的转化思想和推理论证能力;③在两个有理数大小推理比较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快速且高效完成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层层递进的教学目标设计充分尊重基础较差、基础一般、基础较强这三个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学生提供了适合学情完成的学习目标任务。

引入多媒体教学,关注学习过程

初中教师在45分钟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很繁重,难以将目光覆盖到班级所有学生身上,特别是性格内向腼腆,很少在课堂举手参与互动的学生,教师无法及时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容易出现教学指导没有针对性、教学方案不能因材施教的问题[2]。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关注学生们课堂学习过程,多媒体教学的引入能够切实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在班级数学微信群提出预习问题,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以此关注学生课前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将分散的学生个体变为合作学习小组,根据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解决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差异教育难题。从而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满足学生差异性学习需求,丰富学生数学学习资源,为学生合作交流提供广阔平台。

例如,在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5章《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师为了让微课视频更好的满足学生个性爱好,通过投票方式让学生选择与体育运动、文艺文化、航天航空、自然生态这四个兴趣方向,给每个兴趣方向录制了相应的课前预习视频,基于文艺文化兴趣下的微课视频中以民族服饰上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乐器等介绍了轴对称概念和性质,与兴趣相符的微视频切实激发了学生观看欲望,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轴对称概念知识。选择相同兴趣的同学产生了更强烈交流分享、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微信群内热烈列举还有哪些自己兴趣方面的轴对称图形,既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也令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创造和关注了学生课前学习过程。

设计差异化作业,巩固差异教育成果

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作业是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重担”,这主要是因为在多年应试教育环境下,题海战术的数学作业大大加剧了学生学习负担,学生面对着堆成小山的数学作业常常感觉喘不过气,更别说提起做作业的兴趣了[3]。另外,作业统一化也是引起学生作业效率低下、作业质量不佳的一大原因,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统一化作业布置下,面对高于自身水平的作业难度,做作业速度很慢,过程十分吃力,打击了数学学习信心。数学基础较强的学生在统一化作业布置下,面对低于自身水平的作业难度,容易出现不认真、不重视数学作业的情况,导致马虎、审题错误等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出现在作业中,难以形成认真严谨的作业态度。

可见,设计差异化作业十分必要,是解决以上初中生数学作业问题的“良药”,能够切实巩固课前、课上的差异教育成果。教师依据学情差异性,给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度相应、数量适中的数学作业,一方面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逐渐培养学生学好数学自信心,鼓励学生向着更高层次的数学作业看齐,不止步于目前的作业层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为了面向所有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在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中渗透差异教育理念和差异教育方法,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学情进行科学分层,依据差异性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完善教学设计,缩短学生数学学习的距离,为学生今后的共同发展创造良好学习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声甫.有关初中生数学差异教学的探讨[J].活力,2019(16):163.

[2] 彭四辈.基于学生差异的初中数学分层分类指导措施[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9(9):28-29.

[3] 蔡太功.浅谈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29):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