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06
/ 2

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张继红 周兰芝 赵冬敏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康素养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成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领域的研究热点。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依据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与相关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全面的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和健康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成为衡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关键指标。然而我国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也没有专门的、科学的健康素养评价体系。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健康素养水平不高的问题,高校需要尽快建立一套针对性强、科学、全面的大学生素养评价体系。

一、选取科学的健康素养评价因素

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评价不仅仅是一种考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引导和激励行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素养概念,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传统的健康素养简单的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而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也多注重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评价,而忽略了健康素养基本技能评价。事实上,健康素养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各因素之间联系密切,而健康素养基本技能是健康知识获取的基本途径,也是健康行为的指导依据,因而健康技能应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因素归纳进去。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上,可以以政府推行的66条内容作为主要依据,从中截取妇幼保健、高血压等不适用大学生的内容,同时提高心理卫生、安全献血等和大学生关系密切因素的权重比例,使得整套科学评级覆盖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

二、确立科学、全面的健康素养评价体系

健康素养的评级必须由单一的生物学评价转向学生思想、行为、技能的综合性评价,从学校的“阶段性教育”转为学生健康行为方式和正确理念的终身行为,同时淡化考评中的行为、知识等显性因素,突出学生的技能、观念等隐性因素。

1.健康知识理念

如表1所示,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障碍等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加大了心理卫生的权重。鉴于高校组织献血活动也越来越多,将安全献血也归纳到了项目中。

1 大学生健康知识和理念评价指标与权重

评价指标

指标内涵

权重

健康概念的理解

能全面、深刻理解健康概念,明确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内容

0.2

安全献血

了解献血对身体状态、健康的要求;献血量及献血流程;献血后营养补充

0.1

心理卫生

正确理解心理卫生和心理疾病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可以自觉咨询医生

0.2

预防感冒

了解预防感冒的正确方法;正确认识接种流感疫苗和预防感冒的关系

0.15

健康生活方式

知道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包括膳食、运动、心理等

0.15

控烟

被动吸烟危害;抽烟对大学生身体影响

0.1

安全注射

正确理解注射和吃药的关系;知道注射时的注意事项

0.1

2.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如表2所示,正确洗漱、健康行为、健康体检、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急救、限酒、标识识别等8个项目,都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急救和标识识别是当代高校中非常缺乏教育的,急救实际上是学生中经常遇到的事,学校人群密集因而发生危险的频率更高,仅体育来说,就有学生出现中暑、骨折等行为,当时此时通常由体育老师来进行施救,因而学生失去了自主机会,而在家庭、社会中这类急救事件是经常会发生的,也是学生必须学会的。此外,具备基本的阅读、识字能力并不表明学生就能够理解相关安全标识,对易燃易爆、高压、安全出口等标识的认识上大学生仍旧较为薄弱,因而需要纳入。

2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评价指标与权重

指标

指标内涵

权重

健康体检

定期体检;身体异常及时检查

0.1

正确洗漱

毛巾、洗漱用具不与他人共用;早晚刷牙

0.15

限酒

男生饮用酒每天不得超过50g;女性生理期期间不能饮酒

0.1

健康行为

充足睡眠;戒烟;拒绝毒品、控制上网时间

0.15

食品安全

不吃超过保质期食物;少吃垃圾食品,经常食用牛奶、蔬菜、谷类食物

0.15

交通安全

乘坐公交不做出把头伸出窗外或来回走动等危险举动;不闯红灯

0.15

急救

发生火灾、遇到骨折、中暑、创伤性出血、心脏骤停的人知道正确的急救方法和禁止举措

0.1

标识识别

对易燃易爆、高压、安全出口、剧毒、生物安全标识能正确识别

0.1

3.获取健康知识的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考察的不仅仅是途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对通过这些途径获取信息后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网络、电视的发达都让学生更为轻易的接触到各类健康知识,但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需要学生能够分析、理解。因而评价中加大了对于网络浏览的权重,引导学生辨别真假的能力。

3获取健康知识的基本技能评价指标与权重

指标

指标内涵

权重

讲座

能够理解讲座内容,对不懂的问题能够通过查阅资料或咨询老师解决

0.1

医生

正确表述病情;准确接受医生的建议并执行

0.1

展览

及时知晓展览的时间、内容

0.1

阅读科普书刊的

了解相关健康书籍的内容、类型;能够根据需要寻找需要的书籍;具备外文阅读能力

0.15

收看电视

区分广告和实际效果的差别;选择权威性电视节目

0.1

上网浏览

能够辨别内容虚实;知道多个权威性健康网站

0.15

自我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健康知识并能够理解消化吸收

0.15

咨询父母

准确表述健康情况,和父母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0.15

结束语:

大学生健康素养体系的确立应以政府推广的健康条例为依据,结合大学生现状和实际,使之更为全面和科学,有效对大学生健康素养做出评价的同时,也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最终促进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任绍娟, 葛龙广, 米光明. 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2(01):84-88.

2张镭, 贾英男, 钱海红, et al. 大学生健康素养指标体系开发研究[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8, 13(06):46-51.

3邹敏. 国内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现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01):192-193.

4肖璨, 马昱, 胡俊峰, et al. 中国公众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9, 43(3):227-231.

5邱远, 刘柏青. 新健康视阈下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实验研究[C]// 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