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浅析

王辉

王辉(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四川德阳618000)

通过这些年物理教学的总结和反思,我发现学生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教学一直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学更是如此。概念也是学生掌握规律,发展认识能力的核心。因此,物理概念教学太重要了。

那么,物理概念教学的困难在哪里?我们应怎样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呢?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困难

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组成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其中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十分复杂,给物理概念教学造成了许多困难。现我们就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学过程的实际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一)从学生认知结构的角度分析;人类积累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学到的科学知识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这种组织起来了的知识、经验反映着事物之间的联系,称之为认知结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主体通过认知结构来理解吸收知识的过程。显然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下面是中学生物理认知结构中的一些常见的缺陷,它们构成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障碍。

1、中学生思维特点

(1)思维的组织性、条理性差:中学生不善于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思维,遇到问题时,往往凭直觉经验进行判断。例如,学生认为“摩擦力就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物体浸入液体越深,所受浮力越大”等。

(2)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差:中学生常常是以我为中心看待事物,因而他们往往只考虑那些能直接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所建构的事物的意义,而不能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往往被个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的、肤浅的概念。例如,“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等概念的形成就是这种思维特点的反映。

(3)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差:中学生往往具有思维惰性,习惯于生搬硬套公式,没有弄懂其真实含义,灵活应用。

(4)思维的逻辑性差:中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差,尤其是物理初学者,缺乏一定的迁移能力。例如,学过力学后,他们可以正确回答力与运动的关系,但同时对一个空中飞行的篮球进行受力分析时,又可能画上一个沿运动方向的力!

2、学习概念的知识准备情况

(1)缺乏与建立概念有关的知识准备

有些物理概念十分抽象,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过,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找不到适当的观念予以同化。如:密度、比热、电阻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做一些演示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否则,在缺乏感性知识的情况下进行概念教学,学生将因无法理解其意义。

(2)存在前概念的影响

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在正式学习物理以前,就已形成了一系列错误的观念或概念,学生已习惯于用这些概念来解释所遇到的现象,而很难接受与之相抵触的科学的概念。

(二)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分析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常常会采用一些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做法,例如:

1、不重视实验,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感性知识,结果只记住了概念定义,并不理解其含义。2、学生常被视为“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建构者。3、将概念教学与做习题隔离,甚至对立起来,不是从深化、活化概念入手形成技能,而是搞大习题量,这样即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削弱了概念教学,没有形成应用概念的技能。

(三)从物理概念的教学目标来分析

由于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和困难性,物理概念往往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物理概念教学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清楚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按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概念教学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那么怎样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呢?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

我觉得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主要分:引入、形成、巩固和深化三个环节。为了使学生掌握概念和发展认识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地处理好每一个环节。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要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中相应知识状况和新概念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

1、从生活实际引入:例如力的概念可从推土机推土、人提水、马拉车、汽车压路面等现象引入。这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提取储存在头脑中的感性知识,以在对这些感性知识加工的基础上形成概念。生活实际中引入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运用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从实验现象引入:对于缺乏建立概念所需的足够的感性经验,可以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鲜明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形成概念。例如,讲惯性概念时,就可以先做课本上介绍的实验,同时结合已有的经验,通过讨论分析,建立概念。

3、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生已建立了许多物理概念,物理感性知识也更丰富。这时可在复习有关旧知识基础上引入新概念。例如在讲电功率的概念时,可以在复习功率的基础上引入。

4、从理论需要引入:这种方法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对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也十分有利。

(二)概念的形成

教师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物理现象,观察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研究的事物有一个较深的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得出了概念的定义。但这并不是认识概念的结束,还要从定义出发,讨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其物理含义、用途等,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概念的认识。

(三)巩固深化概念,发展运用概念的技能

要使学生牢固、清晰的掌握物理概念,必须经过概念的巩固、深化阶段。怎样进行呢?

1、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辨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概念,巩固、深化概念最有力的措施。例如惯性和力、功与能、温度与热量等都是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对比、辨析,明确它们的界限和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它们。

2、通过练习形成运用概念的技能

学习概念,是为了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去解决问题。因而概念的运用阶段也是物理概念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要注意,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概念,形成技能。因此,选题要典型、灵活多样,对题目的挖掘、探讨要力求深入。

总之,物理概念教学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物理概念及它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这样才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