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分析

王文婕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探究脑动脉瘤患者在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接受有效围手术期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脑动脉瘤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均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手术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脑动脉瘤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过程中,接受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338-02

本文主要对脑动脉瘤患者在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接受有效围手术期护理的价值作分析,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脑动脉瘤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8月,其均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50例为1组。

实验组中,男女之比为32/18,年龄范围为38岁~50岁,年龄均值为(45.63±3.02)岁,其中16例为后交通动脉瘤,18例为前交通动脉瘤,16例为大脑中动脉瘤。

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30/20,年龄范围为37岁~52岁,年龄均值为(45.50±3.17)岁,其中15例为后交通动脉瘤,17例为前交通动脉瘤,18例为大脑中动脉瘤。

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手术中实施常规护理,即加强患者的心电监护,为其进行双管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合理给氧,配合医生进行麻醉干预,对尿管进行妥善留置,预防术后感染,指导其科学饮食等。

实验组则接受围术期护理,具体措施为:

1.2.1术前心理干预脑动脉瘤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较易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从生理、社会、家庭等方面给予其支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患者讲解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并告知其具体的手术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对其负面情绪进行调节,将其治疗的依从性提高。

1.2.2基础护理嘱咐脑动脉瘤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加强其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的观察,确保其血压的稳定以及呼吸道的通畅,从而减少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1.2.3术中护理协助脑动脉瘤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为其建立双通道,于麻醉生效后实施导尿管的留置。严密监测其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跳等,在造影剂注射时,加强患者反应的观察,若患者反应异常,则停止造影剂的注入。同时,预见性对患者的低血压进行控制,每隔5min实施一次血压的测量。给予患者肝素干预来对血栓形成进行预防[1]。

1.2.4术后护理手术后,嘱咐患者保持24h平卧位,实施治疗的肢体保持伸直状态,并制动12h,对穿刺部位干燥进行保证,合理预防感染。加强患者术侧足部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和温度等的观察,并与对侧相对比,更好预防肢端坏死。鼓励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来促进造影剂更好的排出,将相关的不良反应几率降低。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尼莫地平来对血管痉挛进行预防[2]。

1.2.5饮食护理术后4h即可指导患者进食,应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对其大便通畅进行保持。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康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即完全康复:认知、听力正常,体征正常,无不良症状;一般康复:体征和症状好转,存在轻度听力和认知障碍;差:存在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和偏瘫。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康复率为92.00%(41例完全康复,5例一般康复);对照组康复率为72.00%(16例为完全康复,20例为一般康复)。实验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脑动脉瘤是指患者的脑动脉壁出现局部损害而引起的瘤样突起,患者的主要疾病症状为剧烈头痛,其同时存在呕吐、恶心等症状[3]。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介入术得以快速发展,血管内栓塞术已经是治疗脑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其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是脑动脉瘤患者的疾病发生较为突然,且疾病变化较快,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动脉瘤破裂,在手术后也存在一定的脑血管痉挛和再出血的几率,因此,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有效护理十分必要[4]。

围术期护理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针对其饮食、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的护理,其主要对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目的是对患者的疾病更好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患者康复[5]。脑动脉瘤患者在血管内栓塞术中接受围术期护理,可取得较高的价值,术前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因疾病所致的焦虑、紧张心理,增加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基础护理则可更好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术中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症状等的观察,可避免患者出现血栓等不良事件;术后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可减少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将其机体抵抗力增加,促进康复的效果提高。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在脑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中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可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意识和听力情况,提高疗效,从而更好改善脑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朱玲,王栋梅,杨玉梅等.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5,58(15):3426-3427.

[2]秦殊,顾艳.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2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交通医学,2015,29(5):546-547.

[3]赵红军.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2):129,132.

[4]张同美.对行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4):2-4.

[5]赵玉莲.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