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当代文学作品的作文教学关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教材中当代文学作品的作文教学关照

熊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通过阐释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挖掘存在于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丰富的作文教学价值点。结合我国大多数中学语文课堂中对当代文选的单纯化阅读教学取向的现状,提出在当代文选的语文教学中要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当代文选;写作价值;作文教学;实施建议

一、初中部编本语文中的当代文选

部编本语文教材,是“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相比较前几次的教材改革,总主编温儒敏认为,新教材更加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1]。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当代文学作品,贴近学生生活,极具写作教学价值。

1949年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正式步入当代文学时期。部编版初中语文六套教材中共有44篇当代文学选文,包括:散文10篇《雨的四季》、《秋天的怀念》、《散步》、《窃读记》、《永久的生命》、《鸟》、《春酒》《安塞腰鼓》《庆祝旧历元旦》《精神的三件小屋》;写景散文6篇《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昆明的雨》、《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一滴水经过丽江》;回忆性散文5篇:《杨绛》、《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我的母亲》;小说6篇:《台阶》、《驿路梨花》、《带上她的眼睛》、《孤独之旅》、《蒲柳人家》、《溜索》;诗歌4篇:《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风雨》;戏剧:《枣儿》记叙文3篇:《太空一日》、新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说明文4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时间的脚印》议论文3篇:《怀疑与学问》、《不求甚解》《山水画的意境》演讲词2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二、初中语文部编本中当代文选与作文教学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求与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当“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2]”。初中语文部编本中的当代文学作品贴近生活、反映现实,能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更能从中学习到丰富的新时期的写作技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素材的积累上说,当代文学作品中经典篇章句段更是数不胜数;从写作技巧上说,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与写作技巧拥有强大的生命活力。

阅读与写作本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然而在现今初中语文课堂中出现的大部分情况却是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单向化以及写作教学的模式化。初中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脱节,导致学生的作文变成了无病呻吟。在当代文选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单方面考虑去从阅读的角度去看待选文,更多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解读和讲述,忽略了文章写作方式、写作思路以及写作技巧的分析与拓展,导致学生在学习之后只能对文章的情节与内涵有所了解,而无法深层次提升写作能力,导致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都逐渐降低。

(二)初中语文部编本中当代文选的写作教学

初中语文部编本当代文选的文体多样,王荣生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中就提出一种观点“依据文章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3]。在写作教学中依据文章体式确定教学价值点,这些价值点可以包括选材立意、构思组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

小说类当代文学选文最典型的价值点在于学习细节描写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充分运用细节描写,不仅可以塑造出丰富饱满的圆型人物,还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4]。下面以初中语文部编本中当代小说《台阶》为例。“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对于父亲头发的长短、颜色都进行了细节处理,揭示出父亲性格。学生可以进行仿写,掌握住细节描写的技巧。

字词的锤炼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是散文美的重点。新旧版教材中都有《散步》、《紫藤萝瀑布》这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也正好分别是写景散文和叙事散文。两篇文章有共同的特点即对用词的锤炼、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和情感的真实展露。在《紫藤萝瀑布》中,“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设问等等,同时又巧妙镶嵌“张、鼓”等动词,灵动而精妙。在叙事散文中,引导学生有代入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当中。写作不能游离于作品之外,而应当沉浸其中,在情感的代入中锤炼字句,运用好修辞手法。

诗歌类当代文学选文首先可以让学生领悟诗歌中诗意的语言,感受日常生活诗学,学会诗意的表达方法。其次,学生学习诗歌中意象,掌握用意象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最后,学生可以学习当代诗歌的范式并进行创新性的改写。如《乡愁》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这种把抽象的感情具象化并用诗意的方式表达出来是学生在实际写作当中可以运用的。同时,“船票”等经典意象,学生可以套用。《乡愁》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学生们可以套用这种诗歌范式进行改写,如写《母爱》,分别表达出四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母爱的看法,把母爱用具体可感的意象形容出来。

(三)议论文类

在当代议论类文章的学习中,重点需要掌握的是作者立论说理的结构和广泛例证。初中生在刚写议论文,单纯的写作课教师往往很难给予他们清晰的思路。教材中的议论文选篇,或是立论或是驳论,每篇文章都有其结构框架。例如教材中所选的《怀疑与学问》,这就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且结构模式可以被提炼出来成为学生写作套用的范例。《怀疑与学问》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引用名人名言亮出观点,第二大部分论证第一个分论点,第三大部分论证第二个分论点并做最后的总结。在论证的过程中又运用了层层递进、引用名言事例等手法,完全可以成为学生以论文写作的样板模型。

(四)初中语文部编本当代文选的读写结合教学建议

教师树立“读写一体”意识,有效引导学生关注。教师在备课时学会分别从阅读的角度和写作的角度去看待同一篇当代文选。同时,对课文中的写作因素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写作水平与作者写作水平的巨大差距,以此引起学生对于课文由衷的赞叹与热爱,唤起学生乐于写作的主动性。

读写教学的结合也依赖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可以课后布置小练笔,进行当代文选的仿写训练。朱熹曰:“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5]。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选文作为写作的参考范文,让学生进行仿写。仿写要有针对性,针对范文的逻辑结构、表达技巧等某一方面来进行仿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6]我们在初中语文部编本的当代选文的阅读教学中,将一篇篇精彩的文本作为学生写作模仿的例子,在平时有意识地练习让学生熟能生巧,充分发挥当代文选的写作价值,转变教师的语文写作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0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李准.短篇小说的人物塑造及其它[J].人民文学,1977.

[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

[6]孙晓.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J].教育家,2015(12):74-75.

[7]语文学习部.中学作文指导实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8]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9]钱理群著.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倪文锦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