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环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消毒供应环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欣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番禺院区广东广州511430)

【摘要】对医院的感染问题进行控制的主要部分式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主要是对医院的医疗物品、器具以及器械等用具进行清洗、发放以及重复使用。医院的消毒供应环节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质量。因此,消毒供应环节的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消毒供应环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消毒供应环节质量管理的解决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消毒供应环节;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66-01

引言

我国医疗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供应室的技术也从简单发展到精细化技术的程度。所以对消毒供应环节的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毒供应环节主要是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回收、清洗、包装以及消除细菌等工作。供应的去拼如果不符合要求对诊断与治疗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消毒除菌的工作进行的不扯粉底会直接引起全医院人员的感染。相关的卫生部门制定了消毒供应标准,提供合格的物品。

1.消毒供应环节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消毒的设备装置不齐全

在我国,尤其是等级较低一些的医院,大部分医院消毒方面的设备或装备都不够齐全,并且,很多消毒装备有严重老化的现象。[1]例如,在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和搬运器材的过程中,国外大型的医院已经使用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搬运,利用全自动化的清洗机器或者利用超声波清洗机等先进的设备代替人工清洗的情况。但是,我国依旧需要人力来完成污染物的清洗与搬运工作,这极大地影响了医院的工作质量。

1.2采用封闭式运送的困难

消毒供应时会出现器械丢失问题,并且责任不明,从而降低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而且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程序增加。比如:在工作过程中,对封闭箱的消毒与供应时未与消毒供应中心当面地进行清点,造成的物品丢失情况。有些医院直接将丢失的成本与科室联系,器械没有核对清楚或丢失时,医院追究起责任起来,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会存在相互扯皮的情况。

2.消毒供应环节质量管理的解决对策

2.1加大消毒供应设备的投入

医院开展有效的消毒工作,这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需要医院长期并且仔细地进行消毒工作。所以,医院要对本医院的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消毒业务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设施进行完善,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对洗手等各方面的消毒工作内容进行完善以及规范化,灭菌物品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将其运送与保管,进行严格的把关,从而保证消毒工作的工作质量。投入使用先进的消毒供应设备[2]。

2.2建全相应的消毒供应管理制度

完善医院消毒供应的相关的供应管理制度,建立起三级网络组织。定期地对感控医生以及护士开展学习培训工作。疾病监控中心在开展工作时,要明确地规定检测的覆盖范围以及检测的频率,要求监控的范围覆盖到整个医院。检测工作完成后,医院的监测部门将监测到的结果在医院进行汇报,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改进的对策,起到监督的作用,减少感染事故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医院的护理部要对所有回收的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点与记录。确定主要的负责人,当消毒数量有不符的情况下找负责人。同时,消毒供应中心指定相关的器械污染的清点与核对制度,对回收与清点工作进行改进。数量核对不符,就用红笔进行标记,组长与科室进行及时的沟通。

2.3科室之间加强沟通和管理中使用科学数据

清点与核对器械时采取多退少补的方式,科室发现多了的器械用红笔进行标记,消毒完成后主动地归还。当科室仍有疑虑时,可以叫他亲自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点与核对,寻找误差存在的原因,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进行纠正。另一方面,科室以及消毒供应中心会存在器械丢失或者与实际数量不符合的情况,所以,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统计,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4提高医院相关人员对封闭式运送的认识

封闭式运送主要指的是不在病房的达到进行清点工作。从感染控制的角度看,主要强调消毒与隔离的作用,对标准预防的理念进行宣传,灌输所有被病人使用过的器械都是被感染的理念。在之前,病房里所用过的器械会在病区使用消毒液浸泡,然后和消毒中心交换,这样的方式容易产生感染的危险。用消毒液浸泡后不利于器械以及物品的清洗。所以,要改变使用消毒液浸泡的方法,直接利用封闭运送将消毒的物品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对消毒中心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协调,对器械丢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确保器械在科室核对与清点时不会丢失。

2.5清洗时的改进措施

对不同的器械进行不同的分类,以器械污染的程度为基础选择相应的清洗消毒的程序。在器械进行清洗时,根据器械的种类制定标准的操作步骤,保证每一个步骤都达到标准化。对器械的摆放进行规范,将器械进行分类摆放,工作人员不能随意摆放。同时,在清洗过程中,要有效的使用清洁剂,重视对清洗设备的保养以及维护,每天对清洗机进行清洁,让专门的负责人对其清洁与保护[3]。最后,加强对清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工作,规范清洁标准,护士长可以不定期地对清洗工作进行抽查。

2.6包装时的改进措施

在包装前,对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检查。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包装检查工作,核对正确后再进行包装。发现有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地退回消毒供应地重新处置。相关的组长要每天对重新清洗的器械的数量进行统计与记录。护士长针对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出合理的对策,使清洗的质量得到提高。器械装配时,要设置专门的人进行器械检查。

3.结语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要制定相应的消毒与检查的标准,重视消毒供应过程的质量管理。医院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更新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主要的难题,降低由于消毒供应环节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交叉感染情况,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利霞.郑蔚环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5,16(4):86.

[2]王丽君.孙月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缺陷的多发环节及防范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89(1):36.

[3]孙敦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J].青岛医药卫生,2015,16(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