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品管圈在提高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中的应用

杨文慧宋莉萍(通讯作者)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200135)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工作5年内年轻护士的改善前后操作考核合格率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年轻护士未改善前操作考核合格率,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改善前后的合格率。结果:实验组年轻护士在改善后CPR操作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年轻护士;CPR操作;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339-02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指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全球每10万人中有20~140人会发生心脏骤停,幸存者只有2%~11%[1],每有超过1.35亿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位全球第一位[2],约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其中80%的猝死原因为室颤。心跳停止4min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初级心肺复苏),并于8min内进行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高级心肺复苏),则病人的生存率43%。因此,强调黄金4min,通常4min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min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3]。然而,CPR培训后技能保持情况并不乐观,培训后2个月技能保持率仅为30.0%~43.7%。因此熟练掌握CPR操作,并提高操作合格率对于医护人员尤为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全院2013—2017届40名年轻护士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CPR操作考核合格率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40名年轻护士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操作考核合格率,实验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操作考核合格率,通过对年轻护士进行CPR操作的考核采集数据,比较改善前后的合格率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指由相同工作场所活动的人员自发组成的6~12人左右的团队,旨在解决日常工作中常见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遵循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此次我们成立由7人组成的品管圈,选举一人担任圈长,圈员按照“自愿参加,上下结合”的原则组成。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救生圈)并设计圈徽。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员能力”4个项目对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分,采用“5,3,1”的评分方法进行投票汇总,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如何有效提高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

1.2.2原因分析通过头脑风暴,绘制柏拉图,讨论分析,发现造成留置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不高的主要因素为:①缺乏合适的操作考核标准;②培训不规范;③护士缺乏学习积极性;④缺乏临床实践机会;⑤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足;⑥考核方法不规范;⑦再培训机会少;⑧相关知识陈旧,更新不足;⑨练习时间不足;⑩监督缺乏。

1.2.3设定目标经过QCC小组成员自评自测,QCC成员的圈能力为79.42%。按照目标值计算公式,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圈能力×改善重点)=0.1682-(0.1682×0.7942×0.42)=0.1682-0.0561=0.1121,通过开展QCC活动,年前护士CPR操作合格率由活动前的32.5%升至活动后43.7%。全体圈员通过查验考核表中缺失项发生的高低依序排列后绘制柏拉图,根据二八法则我们分析发现:CPR培训不规范、操作考核缺乏标准和护士缺乏学习积极性是影响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的主要原因,所以现状解析阶段我们就主要针对这三个原因深入分析。发现本次活动重点解决问题是:①CPR培训不规范;②操作考核缺乏标准;③护士缺乏学习积极性。圈员集思广益,结合查验数据,运用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参考文献资料,最后确定“统一培训标准,固定培训人员,制作培训视频,操作演练,情景模拟,加强培训学习”为此次QQC活动的整改内容。

1.2.4对策拟定与实施全体组员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对策选定。(1)统一培训标准,固定培训人员:①制定规范操作流程,将新制定的规范流程下发到护士;②具有N3能级及以上的护士确认为培训人员,实行一对一指导,定时培训,加强考核督查。(2)制作培训视频,操作演练,情景模拟:①拍摄CPR操作视频,下发科室,多形式(微信、百度网盘),碎片式培训方法;②五一二护士节系列活动操作大练兵,操作演练,互相指出亮点和不足,并学习改进;③增加外出学习交流机会(例如参加学术会、长海医院进修);④科室带教老师与护士长一同加强督促护士,随时抽查,全科均掌握;⑤建立微信群,及时发布相关培训内容,予以方便快捷的线上学习,互相交流。(3)加强培训学习:①每年医院会派遣一批资深护士去长海医院进修学习;②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了解新的进展。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操作的优秀率。计算公式:年轻护士CPR操作合格率=急救操作合格人数/统计周期内急救操作考核人数×100%,比较两组操作优秀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QCC前后两组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的比较(见表1)。对照组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为32.5%,实验组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为6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品管圈活动后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和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比较,QCC是一个科学、务实的工作流程。QCC的成立是为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而自发组成,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品管圈活动经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不仅有利于发现和整改临床护理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全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建立和医院管理文化的形成。这种文化的形成激起广大护士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保证护理服务达标和满足服务对象需求。

4.小结

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提高年轻护士CPR操作优秀率,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最危急的情况,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措施,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及时、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院前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临床护士施行CPR的质量与心搏骤停患者结局紧密相关,提高临床护士CPR操作的优秀率成为一件亟不可待的事情。

【参考文献】

[1]EinspruchEL,LynchB,AufderheideTP,etal.RetentionofCPRskillslearnedinatraditionalAHAheartsavercourseversus30-minvideoself-training:acontrolledrandomizedstudy[J].Resuscitation,2007,74(3):476-486.

[2]贾亚南,蒋培余,金静芬.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应用与应对策略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2):274-277.

[3]刘元生.心肺复苏2015年指南与解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5,24(06):401-409.

通讯作者:宋莉萍,本科,主管护师,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护理学科基金项目: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资助(PWZxk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