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态语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浅谈体态语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杨金

杨金(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甘肃民乐734500)

一、语言与体态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的主要方式,人们通过语言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有声语言组织教学,与学生沟通思想,下达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与要求,讲解动作要领,纠正错误,总结教学情况等。体态语言,是通过人的动作、表情和姿态等信息,与人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它能辅助有声语言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体态语言的特点

1.直观性

有声语言是通过听觉实现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而体态语言则以主体的、形象的、动态的表情动作,构成特定的情态系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表现出较强的直观性。在体育教学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是直观性原则,就是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直观手段(动作示范、教具模型演示)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科学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体态语言直观性运用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就体操教学来说,教师用完美的示范动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体态语言的直观性特点,服务于体育教学。

2.及时性

信息有时效要求,信息滞后或迟缓,都会导致信息无效或价值的淡化。体态语言是在上课过程中随时流露出来的一种无声信息,这种信息有别于提问、作业、考试等方式所反映的信息,具有及时性特点。及时性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运用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在传接球的过程中可以用目光和身体的动作进行交流,使彼此达成默契,争取时间,发挥最佳效果,这就是及时性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体态语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体态语言伴随有声语言而发生,对有声语言有辅助和加强的作用,有时也可以单独表达信息。

关于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1)吸引学生注意力。体育课堂教学大多在户外操场进行,通过身体活动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师的讲解形象生动,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思维积极,记忆深刻,易于产生情感上的交流,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2)协调师生关系。教师的体态语言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甚至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就会达到感染、鼓励、教育的目的。如教师观察到某些学生完成动作质量高时,对他竖起大拇指,会使学生受到鼓励;教师在观察学生练习时,不时地进行巡视、指导、个别纠正,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显得亲切和蔼,充满期待和信任,会使学生心悦诚服,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学生从教师的体态语言中受到鼓励,那种真正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建立。

(3)强化积极感情。体态语言有强化感情的作用,通过它可以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时,还要用各种体态语言向学生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等。如教师在讲解或组织教学时,总是双目炯炯、和颜悦色、语调亲切,必然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愉悦情绪;而学生的愉悦情绪又会反过来感染教师,于是课堂洋溢着欢快和谐的气氛。这种积极的气氛能引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正是由于教师利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传递给了学生而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4)调节教学进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某些场合、某些时间运用体态语言,比用有声语言表达更为有效。

三、体态语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遵循自我意识原则

体态语言不能代替有声语言,但同样是一种感情交流的工具。我们所运用的体态语言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无意识的体态语言带有随意性,效果不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体态语言。每个教师都要注意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处在学生最广泛、最严格的监督之下,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某种影响。

2.遵循善意尊重原则

教师的体态语言主要是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态度、情感的符号系统。情感交流,主要是“爱”的力量,因此,运用体态语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从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出发,对学生寄予殷切希望,并要体察学生情感、认识等方面的需要。

3.遵循最优搭配原则

体态语言的大部分动作都没有独立的含义,只有各种体态语言动作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和有声语言讲解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表达主体的思想。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体态语言时必须和有声语言合理搭配、最优组合。

4.遵循因人而异原则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只有采取相适应的体态语言手段,才能达到师生间感情沟通的最佳效果。

5.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体态语言,对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用好体态语言、提高体态语言运用水平所必需的。

6.提高教师自身修养,体现体态语言美的特征

体态语言是一个人的学识、情趣、性格、品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品行修养和文化素质,方能在教学中以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

7.体态语言应与有声语言结合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言的各个要素与有声语言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相关的统一体,使之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效应。

8.运用体态语言要体现教师的个性特征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实施教学方案,也就必然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对于调控教学过程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只有创造性的体态语言,才会具有鲜明的个性;只有个性化体态语言的表露才能起到感染、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才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