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学校绩效管理的“保护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校务公开——学校绩效管理的“保护伞”

黄岷青

江苏省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214016

摘要:实行并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已多年,回首望去,看到了它赐予我们的果实——它有力地保障着学校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廉”和教师的治教之“廉”,保校园一方永远的净土,办群众一所信赖的学校。校务公开,是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之间的“桥”;是校领导、教职工、社会各界三力整合之纽带;是达成校园绩效管理目标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校务公开依法治校绩效管理

作为一名常年驻扎一线的学校管理者,我始终认为“校务公开”是保障校领导依法治校、教职工依法治教的最便捷、最有效的盾牌。在“校务公开”中,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大大增强;校园在“法”的引领下,出现生机勃勃、团结战斗的局面;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在专注的教与学中迅速提高……乃至不断促升学校整体美誉度,“校务公开”都必然地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一切源自于“校务公开”在务实推进之中赐予了我们丰硕的果实——它有力地保障着学校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廉”和教师的治教之“廉”,保校园一方永远的净土,办群众一所信赖的学校。

一、校务公开——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两者之间的桥梁

校长的权力不是毫无限制的,他不能违背上级党委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计划和法规,他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他需要接受学校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双重监督。全体师生员工,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对象,更是学校决策的主人。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都有发言权和监督权。校长的决策必须建立在这种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从本质上说,校长负责制正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校长要落实校务公开,充分认识“积力所举,无不胜也;而众之所为,无不成也”的道理,就要将学校的一切重大事项置于教职员工的监督之下,保证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不断增强,才能保障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不断呈现新面貌、新气象。

二、校务公开——校领导、教职工、社会各界三力整合之纽带

第一,校务公开,保障学校领导班子的勤政廉政,督促校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学校随时随地将学校的重大事项置于教师的监督、审查和评价之中,有利于校领导及时修正管理过程中不规范和不科学的行为,将不必要的损失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地减少干群之间的磨擦和工作的内耗;可以较好地解决学校中一些热点、难点和教师关心的问题;可以增强学校教师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使群众对领导由误解到理解,由怀疑到信任,真正给教师一个明白,还校领导一个清白。第二,校务公开,保障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参政议政意识的切实增强,提高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民主法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使校长负责制成为真正的民主与集中结合的决策制。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越是校长感到棘手的问题,越是群众议论纷纷的问题,越是要让教职工参与解决。教职员工对学校的重大事项有了知情权、参与权,教职工心里就始终明明白白、亮亮堂堂,工作劲头就会更足,工作效能就会更好。第三,校务公开,保障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能得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学校将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办学成果,有关办学的制度规定、招生任务、各项收费的依据及收费标准等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公开,以取得社会的极大理解,这才能形成更好的办学氛围,有效地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

三、校务公开——达成学校绩效管理目标的有力保障

1.校务公开主要内容的三个层面。(1)向校务委员会公开的内容:学校财务,包括财政拨款、房屋租赁、社会捐资、公务活动费、维修费、购置费、基建工程费等;学校招生及录取结果;领导班子廉政自律情况;学校的重大举措,包括涉及规划、人事、改革等重大决策;涉及教工切身利益的情况,包括职称评定、评选先进、教师聘任、业务考核、晋职晋级、教工考核等。(2)向全体教职工公开的内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情况,包括福利、人事晋级、教师聘任、职称评定等;领导班子廉政自律情况;学校的重大举措,包括涉及到规划、改革等重大决策及其他需要向教师公开的重大事项;校经审小组如期经审学校财务帐,并公布检查情况。(3)向学生、家长、社会公开的内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学校收费情况;学校日常重要工作安排表;学校日常活动情况。

2.校务公开工作成员构成。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以报账员、办公室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教师代表为组员。监督小组:以党支部书记或分管副校长为组长,以工会主席、教师代表、理事会成员、家委会委员为组员。

3.校务公开的主要形式。(1)召开会议,以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大会、党政工团联席会、党员大会等形式公开校务;通过召开学校办学领导小组会议、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学校学生会等公开有关校务。(2)媒体公告,以通知、公告、简报、壁报栏、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网页等各种公众平台公开校务。(3)通过设置校长信箱、确定校长接待日、学校开放日等形式公开校务。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始终相信,当“校务公开”遍地生根、发芽并开花时,教育必然呈现出大家共同期许的绩效最优化之面貌:学校管理聚焦法治,良性运行;队伍建设聚焦人本,锤炼德能;德育工作聚焦内涵,务求实效;教学教研聚焦本质,稳步提升;特色建设聚焦亮度,深化品牌;后勤保障聚焦统筹,科学服务;综治工作聚焦整合,和谐共进。